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农业大学青禾小队赴下虎叫村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微信公众号:青禾小队暑期实践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梁江源

  围绕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积极响应北京团市委、市学联联合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等,组织的“青年服务国家”2018年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由10位17级经济管理学院同学组成的中国农业大学实践小队(队名:青禾小队),于7月12日下午,抵达距实践地点10公里左右的刘斌堡乡,并开始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青禾小队此次选取“共同富裕”为实践主题并扎实开展调查研究,采取实地考察、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三者结合的调查方式。

11.jpg

青禾小队全体队员在刘斌堡乡合影

一、青禾小队活动纪实

  7月13日,小队通过乡政府党建办与下虎叫村第一书记取得联系,队员来到村子后,由第一书记带领青禾小队进行了村子整体的实地考察,在此过程中看到了村子的房屋建筑全貌、部分耕地、种植蔬菜的大棚、远近闻名的山楂小院和为小院客人提供新鲜蔬菜的冷库。

  7月14日—7月17日,结合下虎叫村的具体情况以及“共同富裕”的实践主题,小队向村民发放了25份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调查问卷和35份小队自制问卷,由于下虎叫村村民主要为60岁以上老人组成,因此在填写问卷时很多问题需要小队队员以聊天的方式向村民询问,考虑到要提高工作效率,小队将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融合在一起,在4天内,队员走遍了村子的各个角落完成了全部问卷的填写和对村民及小院管家和客人的访谈任务。

  7月18日,由于天气原因各村镇采取防汛措施,小队改变原本计划,重新安排了在住宿地点的资料整合和数据处理工作,将所有收集到的照片、录音材料和问卷进行汇总整理。7月19日,实践的最后一天。上午,小队和村子的两个书记预约了在下虎叫村村委会的面对面采访,下午,由于被访谈者个人时间原因,小队以电话访谈的方式就山楂小院具体问题与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33.jpg

山楂小队全体队员于下虎叫村口合影

二、“留守”乡村的状况

  实践初期,青禾小队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资料和采访下虎叫村第一书记了解到下虎叫村的基本情况,该村位于刘斌堡乡东,是刘斌堡乡14个低收于村之一。村域面积共4939.2亩,耕地580亩,该村自然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村内主导产业以玉米种植为主,农民收入渠道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咱们农村年轻人都去外面去了,村里留下的都是上点岁数的了。”书记这样说道。小队走访村民时也发现了村子的老龄化十分严重,很少见到青年人和中年人。老年人较多意味着,在村民的平均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医疗支出占比非常大,在实际采访中,医疗支出、医疗保障是村民们最常提起的词。除了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方面也是村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引入山楂小院项目前,由于大量劳动力的迁出,村子在逐渐失去生机和活力。

44.jpg

队员正在收集村里的数据

三、山楂小院为静谧山村注入活力

下虎叫村的美景

  顺着村子的小路走上一个斜坡,抬头便能看到山楂小院一号院。青瓦红砖,院中山楂树下,夏日暖阳照着房前的几丛花草,闲置的茶桌和树荫搭配的刚好,所有景物都勾勒着北方农家的生活。红遍了整个旅游民宿圈的山楂小院坐落在下虎叫村,它有城市的简约与乡村的无华,安静淳朴又温暖自在。“城里人受够了喧嚣,就向往安静的乡村生活,山楂小院为他们提供了去处。”第一书记向队员们介绍山楂小院与下虎叫村的“情缘”时提到。2014年以来,面对村庄资源匮乏,产业底子薄,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下虎叫村村党支部结合本村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于2016年引入社会资本,将远方网旗下的隐居乡里乡村产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村内,正式开启了发展乡村高端民宿项目的大门,先后建成8坐民宿小院,书记透露,今年还将继续扩充小院数量,最终达到20户的规模。

1010.jpg

1111.jpg

333333.jpg

山楂小院内部环境

66.jpg

队员入户采访

  “办小院挺好的,村子没什么人气,他们一来可热闹了不少。”采访中一位大娘笑着说。许多村民都表示,小院客人不断,上午刚送走一家人,下午立刻就会有客人来住,有时带着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来,有时是公司同事来休假聚会,给静谧的村子增添了不少活力。小队队员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因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几位很是热情的村民,村子里住着的老人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客人,即便没有搭过几句话,看着也舒坦,不再像从前那么孤单。

  山楂小院给下虎叫村带来的绝不仅是人气,带来更多的是在经济上的巨大活力。因为下虎叫村存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同时缺乏的问题,村子在谋求发展道路时,将目光集中到了村庄现有的空置房屋资源,利用城乡居民在资源和需求上的差异化,变废为宝,使高端民宿成功扎根。山楂小院项目的开展既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又促进了村子的经济发展。据了解,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96元,相比2015年民宿起步前增长35%。

  谈到山楂小院的经济带动作用,书记向我们具体阐述道:“村子原来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现在有山楂小院以后,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房屋的租金是山楂小院直接和合作社定的,根据房子的不一样,每年的租金6000到8000不等。”

99.jpg

山楂小院内部

  根据书记的介绍,可知山楂小院不断发展的同时,下虎叫村利用网络开辟当地有机农产品销售平台,直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种植也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村庄创意产业的发展,村民可通过租金、销售农产品、打工等渠道增收。上述内容在一位村民奶奶那里也得到了证实,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家的鸡蛋和小米都被小院按略高的价格收购,再卖给客人,这成为了她的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下虎叫村在发展精品旅游过程中为村集体增收11万左右,被纳入村集体自有资金,在春节前购买米面油,作为红利发放给村民。

  目前来看,开发山楂小院是下虎叫村在致富路上十分关键且正确的选择。

微信图片_20180726005634.jpg

第一书接受队员采访

四、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从山楂小院一号院建成至今,该村形成了“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种植合作社和乡村旅游合作联社,充分发挥了村集体在致富路上的引领带动作用。单从数据上看,山楂小院对下虎叫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巨大,是村子走向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但是任何新产业、新模式的产生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必然伴随着一些负面的影响。就本次调查的结果来说,一部分村民反应山楂小院的噪音有时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小院的经营管理人员,例如小院管家,本村村民在其中的占比较少,这也是村民有轻微不满情绪的部分原因。村委干部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不遗余力地发挥山楂小院的带动作用。

  总之,共同富裕,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之事。青禾小队通过本次实践看到了国家和政府对低收入村的大力扶持,看到了下虎叫村委会和村民在致富道路上的努力,看到了山楂小院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前景,愿山楂小院和下虎叫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砥砺前行。(文 梁江源 编辑 吕俊霖)

77.jpg

青禾小队在下虎叫村支部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0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海大青春筑梦队|国家政策进乡村,情系学子圆梦想
7月18日,广东海洋大学青春筑梦队到高垌村团结农场宣传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帮助当地村民了解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向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传播福音。…
观社情,察民意实践队新闻稿
观社情,察民意实践队新闻稿--夏庄社区进一步深入调研为了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7月25号下午我们观社情,察民意实践小队深入考察了夏庄社区。我们进入夏庄社区, …
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实践团进行剧目彩排和试装
7月25日,实践团成员前往鸦片战争博物馆进行第三天暑期社会实践。上午,实践团成员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对拟定的活动方案进行了细化与修改。接着,实践团成员撰写了活动所需剧本,并进行了细致的角色分工。同时,实 …
体恤民情,走进夏庄社区
体恤民情,走进夏庄社区2018年7月2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观社情,察民意”社会实践队来到郑州市夏庄社区,为更好的了解社区并为社区更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经过一天的问卷调查,实践团成员积 …
“翻滚吧,快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总结
福医学子前往三明沙县翠绿社区为环卫工人们送清凉
近日,为了表示对环卫工人的关心和感谢,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医路送福,情系虬城”社会实践队特前往翠绿社区给这个城市的绿化师们送去清凉,同时宣传家庭小药箱和安全用药知识。…
建设“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
为进一步加强对孩子们文明礼仪、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更好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建设绿色、礼貌的校园环境,形成文明好学的校风、学风,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岭师小螺号社会实践队开设了 …
丝丝蝉鸣 片片真情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在雨湖公园发放调查问
(化工学院通讯员:冯思桐)2018年7月26日上午七时四十分,红色精神调研团的成员们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依然在调研的路途上前进着。(图为合影)队员们乘车来到了湘潭市雨湖公园,这里蝉鸣四起,烦扰着游人们的心 …
深入体恤民情,走入龙湖花园
深入体恤民情,走入龙湖花园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多名学生组成的“观社情,查民意” 小分队,他们去往郑州龙湖花园开展了本次实践活动。7月24日,华北水利水电 …
观社情,察民意实践队新闻稿
观社情,察民意实践队新闻稿--夏庄社区深入调研为了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7月24号下午我们观社情,察民意实践小队深入考察了夏庄社区。我们进入夏庄社区,与上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