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承百年精粹,扬传统绝学”——探寻面塑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来源:大学生网报 山东科技大学 作者:周倩

“承百年精粹,扬传统绝学”——探寻面塑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一路颠簸,七小时奔行,7月21日,山东科技大学崂山面塑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抵达青岛崂山区二月二农场,对当地传统手工面塑手艺展开调研。

IMG_20180726_085117.JPG

实践队员集合出发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的二月二农场占地约100亩,环山抱水,景色宜人。在农场王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农场,仔细听取王主任关于农场基本情况的介绍。通过一番对话,大家对二月二农场的全貌有了大体的了解。据队长尹学龙介绍,经过参观,自己认识到二月二农场不仅是面塑文化的产业基地,同时也承接了崂山区所有中小学及市内四区部分中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当地人寓教于乐,传播传统工艺的魅力。

崂山王哥庄面塑是由当地民间巧女创造的一种具有乡土艺术特色的面食,多种多样的面塑蕴含着崂山地区的特色文化。当地文献显示,明朝初年,此地居民先人随移民大潮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而来,面食加工技艺也随之传到了崂山地区,经过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它已经渗透在民间深厚的生活土壤之中,体现着民间手工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李海青作为崂山面塑传承人之一,曾制作了一件囊括和面、擀面、蒸制、造型、上色等所有崂山面塑制作过程的作品——《松鹤延年》,面团在其指尖舞动,凭借娴熟的手工技艺,仅用剪刀、镊子、梳子等简单的工具,一幅惟妙惟肖的作品便呈现在眼前。但现实中,像李海青这样的传统面塑继承人却已经为数不多,如何传承优秀面塑手工艺术,使其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成为摆在实践队员面前的一道问题。

桃.JPG

李海青及其经典面塑作品

7月22日,实践队员们来到农场的二月二馒头房做参观。鱼花、鸳鸯、凤凰以及十二生肖等面塑各个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随后,队员们跟随老师的脚步来到制作中心,领取面团,与小朋友们一起投入到面塑的学习与制作当中。据采访到的几位小同学表示,自己在此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是面塑,更不知道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但经过一番体验,他们都对面塑制作及其背后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家长在面对队员们的采访时说道:“很庆幸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让小朋友去了解我们的传统手工文化,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让我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播。”亲身动手操作之后,队员们也纷纷感慨道:“学习面塑很容易,但想要真正做出好的面塑作品,真正将精良的手艺继承与发展下去,则需要苦下功夫。”

部分经典面塑作品展览

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一起体验面塑制作

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感触很深,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引领下,国家不管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还是对学生文化观念意识的培养都提高了重视程度,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通过一系列的采访调查,可以看出,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青少年缺少认识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机会,即便文化存在于身边,缺少正确引导的青年人也很少会自觉拾起来、学下去,大多数孩子对传统文化了解很少,甚至对此一无所知。想要真正继承像面塑这样的传统工艺,不能仅靠兴趣的驱动,更是需要坚持下去的勇气和毅力。扩大宣传力度,将传统工艺文化广而告之,使其深入人心,在宣传中让青少年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传统文化深度,以己之所学,承百年精粹,扬传统绝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0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聚焦乡村发展,助力文化振兴”——红船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白沙沟生态园
为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了解乡村文化发展情况。7月25日,红船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生态景区的白沙沟生态园进行调研。…
扬帆手语表演之“那些花儿”
今天下午三点左右,走进双寿小学就可以看见梁队员正在舞台下看着同学们练习手语版《那些花儿》。 …
探索牡丹内涵——河科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一千多年间“花开花落二十日, …
推普澜沧 拉祜民汉一家亲-澜沧县勐朗镇民族团结、推普脱贫纪实
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心——华裔少年说乡愁
在“情系家乡”2018华侨新生代华文教育夏令营汇报展演的舞台上,6名来自6个不同国家的华裔少年们,向全场的观众们以及全世界的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侨们,诉说着他们的乡愁,并集体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院暑期三下乡支教筑梦之旅:传颂国学经典,朗诵比赛进行时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颂中华经典,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7月23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暑期三下乡支教队伍在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冯村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传颂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朗诵比赛。经过了紧锣密鼓的三天准备 …
从三下乡谈教育——论遗传和教育的联动作用
中午吃饭去的有点晚,最后只剩我和曹老师,恰好我们都是五年级的老师,她便和我说起了五年级的一位女生。我对这位女生的印象是有点像我小时候,性格略有些男孩子气,很要强,数学课太积极,表现挺好,听说成绩也 …
湖南师范大学师闪志风于官渡桥中学续讲趣味数学和书法两门特色课程
(通讯员 罗佳慧 吴思莹)7月25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数统院师闪志风团队赴石门县夹山镇官渡桥中学续讲趣味数学和书法两门特色课程。再次开设书法课目的在于让学生么实地操作,亲自用毛笔写字,体验毛笔写字的乐趣。…
传承爱国信仰,扎根明德筑梦
西安工程大学赴安康平利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5日特地开展了“爱国·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世界那么大,我想你们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你们去看看  今天我给官渡中学的孩子们上了第二堂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影视课。  课堂上我给孩子们看了很多小视频,有阳西瀑布,告诉他们看瀑布不一定要去省外,我们广东也有壮观的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