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即墨7月23日电(通讯员刘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7月21日上午,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初心为终,匠心为用”传统文化暑期调研队奔赴青岛市即墨葛村学习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饽饽榼子,探寻那扎根于乡间沃野的一门古老技艺。
实践队员与葛村主任的大合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梁烨 摄
调研第一天,怀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与好奇,实践团队一行人听取了葛村王主任关于饽饽榼子的报告。即墨葛村的饽饽榼子驰名远近,距今已经有二百余年历史,是我国北方传统木雕工艺品的典型代表之一,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即墨,逢年过节及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些花样饽饽,以示喜庆,后来便用苹果、梨、山楂等果树类木材雕刻出的专用模子来制作这些面食,这些专业模子又称“榼花”、“饽饽榼子”,采用浮雕与线刻结合的方法刻成丰富的花色纹样。用饽饽榼子做成的鱼、桃、元宝、荷叶、莲蓬和十二生肖等象征吉祥的面食,造型美观。而如今,葛村的榼花制作艺术却面临几近失传的尴尬局面,会雕刻榼子的仅有村里几名老民间艺人。了解了饽饽榼子的历史以及发展现状后,实践队员们就饽饽榼子的传承问题与王主任展开了讨论。王主任的热情好客让实践队员们在活动之初就感受到了葛村村民的淳朴与热情。
实践队员听取了王主任关于饽饽榼子的报告会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实践队员与王主任就饽饽榼子的传承问题展开讨论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从村委会出来,实践队员们又走访了当地村民,其中一位老奶奶热情地告诉我们“我从小时候就知道饽饽榼子,当时家家户户都在用,那时候远近的人都来咱这大集上买。”从老奶奶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满满的骄傲与自豪。接着,我们又采访了几位中小学生,他们告诉我们,自己并不了解饽饽榼子,当问道他们是否愿意学习制作饽饽榼子时,大家沉默不语。这不禁发人深思,传统文化的弘扬,看来还须从娃娃抓起啊。
实践队员采访老奶奶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实践队员采访小朋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实践队员与传承人王承厚先生促膝长谈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调研第二天,在村主任及村民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即墨古城,走访葛村榼子的传承人王承厚先生。王承厚先生可是当地的名人,上过不少电视节目呢!近40年来,他不断探索研究改进葛村榼子的制作工艺和工具,使榼子美观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并且提高了榼子的产量和质量,经他手工制作的产品深受许多爱好者喜爱。王大哥介绍说“现在的榼子不仅仅是做馒头的工具,而是成为许多爱好者的收藏品。”从王大哥的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民俗文化技艺作为传统文化的遗产,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认可。
传承人王承厚作品展示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从即墨古城回来,实践队员们又陆续走访了饽饽榼子老一辈手艺人、制作工坊和大小集市,继续探寻饽饽榼子二百年来的演变足迹。一位老爷爷分享道“在很久之前,葛村村民救下了一位受伤的年轻人,年轻人为了报答葛村村民,把制作饽饽榼子的手艺传授给了当地村民。”就这样,带有着传奇色彩的饽饽榼子历经沧桑,流传至今。
实践队员们听老爷爷讲饽饽榼子的故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陈海亮摄
饽饽榼子老一辈手艺人手把手教授实践队员制作饽饽榼子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梁烨摄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如若没有两百年前年轻人的传授,饽饽榼子可能早就消失了,如若没有一辈又一辈葛村村民的代代相传,饽饽榼子也绝不会流传至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人们对传统民间技艺的保存与传承意识,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传承文化血脉,延续文明之根,是我们应尽之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0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