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日,拾欢队踏上旅途的第二天。这次,我们来到了厦门翔安内厝镇的莲河村,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地观察,通过对当地垃圾分类处理的观察、采访当地村民及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扇的方式,了解当地垃圾分类及处理情况。
初进村子,便强烈感受到这是一个与前一天琼坑极不相同的农村。道路几乎是琼坑的两倍宽,主干道路旁都是满满的商店,服装店、小卖部、超市等应有尽有,家家户户都是楼房,这是一个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但我们也注意到,村里各户的垃圾都是丢弃在自家的一个桶子里,并没有进行垃圾分类。据村民反映,他们的垃圾都是丢在自家的桶内,等满了便拎至居委会门口,倒入大垃圾桶内。
然而进入村子里面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其实有一部分村民家门口的确有摆放垃圾分类丢弃的两个垃圾桶,但大多数都放在较为隐蔽的角落,有的甚至还没拆开垃圾桶的包装,真正正在使用的分类垃圾桶只占少数,而使用分类垃圾桶中确实分类丢弃垃圾的更是少之又少。继而,在居委会的门口,我们见到了四个分别标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的大垃圾桶,桶上方还标有一些垃圾分类方法。
为什么莲河村的垃圾分类落实情况远不及商业发展几乎为零的琼坑呢?这其中的落实过程是具体怎样的?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居委会办公室里见到了莲河村的支委和卫生督导员。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我们了解到,从去年十月份开始,莲河村便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等方式,一直在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识。此前一个月,政府部门也已向莲河村每户都配备了两个标有“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分类垃圾桶。而之所以大部分村民没有使用该分类垃圾桶,除了分类意识薄弱之外,发放的垃圾桶太小装不了多少垃圾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此外,该村大约有九百七十多户、四千多人,而只配了三个卫生监督员和十三个保洁员,保洁人员人数不够而需清洁的量太大,保洁员只能将村子的道路打扫干净,以及对村子外围主干道路两旁人家的垃圾桶进行清理,而村子里面的人家就需将自家垃圾提至居委会倒入门口的大垃圾桶内,而监督员在遇到村民倒垃圾时也会告诉村民垃圾应如何分类丢弃。
乡村振兴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自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这两天的实践,我越来越意识到乡村振兴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不同的乡村情况也有所不同,琼坑的环境通过垃圾三拣、阳光堆肥房等已经取得较大的改善,而莲河同样地发放分类垃圾桶却因人口过大、投入不够等因素使得垃圾分类难以落实。因此,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旅游商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一路拾欢,一路前行,振兴中华美丽乡村!
(图:杨娜、李森妮、吴燕双、陈铭凯 文:于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08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