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沈石根 佘祥)“朝堂演兴衰,乌巷奏喜丧”,一个小小的唢呐却演尽了尘世的悲欢离合。7月26日,调研团队到达了民间唢呐演奏家易老师的家中,向他了解青山唢呐。
唢呐起源于波斯,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易老师在介绍青山唢呐
从易老师那里了解到,青山唢呐按用途分为喜丧事用和花鼓戏演奏用两类,由于近些年听花鼓戏的人少了,作为花鼓戏用途的唢呐出现在人们眼中的次数减少了,不过当地的婚丧嫁娶依然延续着习俗。易老师给我们介绍到,青山唢呐主要由哨子、气嘴、气排、喇叭组成,其中哨子是核心,用于发声。气嘴是用于保持嘴型,以便更好吹气。吹唢呐要有一定肺活量,所以老师对于初学者要求很严格,一般不许初学者用气嘴。
图为孩子们在演奏唢呐和二胡
随着民众对于唢呐了解,易老师也开办了一个唢呐班,在当地也是很有民气,许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学习。学习周期大概为一年,到我们采访为止,已经是第三批来学习的孩子了。易老师说,现在湘潭附件很多地方搞文化活动都会请他们上台表演,他也乐意接受,既让孩子们有机会上台,也为唢呐的弘扬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青山唢呐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学习青山唢呐的孩子越来越多,青山唢呐传承将会绵绵不息。
图为调研团队与唢呐班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1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