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7日,青岛农业大学“励青春,献农村”宣讲团再次前往东昌府区各村庄进行土地规划咨询和实地调查。宣讲团成员首先到达了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通过咨询村支书成员了解到,土地规划分布是近几年兴起,村内农民并不是了解很详细。成员们紧接着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发现,这里的土地有着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规划方式,在去往田地的路边,种满了玉米、棉花、高粱等农作物,数量较少,种植范围为沿道路两侧约一米。路边遇到乘凉的农民伯伯,经过询问发现,这是村庄内部普遍使用的全面利用土地的方式,村内有较多土路和柏油小路,道路两旁的农作物起到了“下水通道”的作用,可以减少路面积水,增加粮食收成收入。
到了田地,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葫芦,各家各户几乎都种植这两种作物,分配比例约为 1:1,是一种很新奇的“间作套种”方式,玉米和葫芦并非同期成熟,迅速收割后可以紧接着种下一轮粮食,更有效的利用了空间。农民伯伯说这样的收成比较大,聊城水土资源丰富,利于葫芦的生长,成员们发现田地中的葫芦已经基本成熟,最多半个月就可以收获。而玉米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一些仅抽出一点穗,部分已经开始结果。对比其他地区发现此地玉米生长的更快一些,可以早一些卖出去,也就是俗称的“春玉米”,为了赶早茬卖。成熟的早播种的也早,这一切都得益于聊城独特的水土环境。
再往前走,又发现了其他不一样的作物——小杨树苗,树苗中间有一块长约200米,宽为1.5米的地用来种玉米,这是一种很好的区分农户之间土地的标志。观察树苗成员们发现,这种树苗树干纤细修长,叶子集中在树冠顶部,不会影响中间地带农作物的采光。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田垄上的土地资源,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实现立体农业。
实地考察结束,宣讲团成员都有各自的感悟。何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员们都进行了自己的思考。成员谢过村支书与讲解的农民伯伯,收拾好行囊返回居住地,为明天的忙碌做准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20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