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了解南水北调工程近些年来情况,以及工程造成的迁移情况的反应及当时所实施的政策。于2018年7月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汽车工程系社会实践小组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发源地丹江口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在黄月老师的指导下,7人调研小组组成,小组成员分别是刘俊,高磊,陈逸风,雷涵,姬阳洋,卿建,张建平,在队长刘俊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丹江口市移民局做了一定的调查。
本次调查有幸采访到了移民局副主任时红,他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从开始我们提前联系好到后来到了移民局递交学校准备好的介绍信。之后时副主任也从档案中拿出相关资料在会议室为我们进行深刻的讲解。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先是向他提问有关移民的规模数量,移民的农田置换问题,国家政策的扶持项目以及搬迁户基本的住房和生活保障问题。
他说道:整个大坝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两次大的迁移,其中1967年的第一次搬迁和2005年的第二次搬迁,1967年搬迁主要是均县镇,龙山镇以及六里坪,2005年由于加固堤坝搬迁人数大学为10万人,其中外迁三万多,内迁六万多,搬迁人数约占湖北省的2/3。然而,听他讲解完后,我们小组成员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在平时人们交谈中经常会提到有三次搬迁四次搬迁五次搬迁呢?于是我们请教了时副主任,原来是因为头两次的搬迁居民由于搬过去后不适应当地生活环境和习性以及习俗,他们希望回到自己原始的生活环境,也是由此造成了多次搬迁。在搬迁过程中,时副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些国家政策,他说道,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搬迁者每人每年获得600元的补贴资金,持续20年,这都是直接发到个人,在国家的扶持下,一共有165个安置点,并且在移民过程中水电费由国家出,搬完后国家扶持项目建设,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发展库区旅游业,并且还组织免费的集体技能培训,然后分配岗位进行人力对接。
交谈也有一个多小时,时副主任他不惜耽误自己宝贵的时间来给我们讲解,给我们提供所需的答案,他也是想告诉我们搬迁过程由始至终的不易和移民的辛苦,牺牲小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国家和当地政府始终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我们也从他的口中获取了大量信息,能够想象到当时搬迁过程的场景和体会到国家扶持政策在当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们询问将近尾声时,我们询问副主任对两次搬迁感受如何,同时也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他说每次的搬迁最大的动力还是来自那些搬迁人员。尽管其中有少量人员不是很愿意,但是在他们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配合政府部门进行有序搬迁,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搬迁以及移民部分利益上的牺牲才使得建设大坝的周期时间变短。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始终将人民最大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地同移民产生的难题进行协调,并且能够将国家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这就是他最大的感受。
最后在会议交谈结束后,我们同办公室副主任及其它相关工作人员挥手告别并作答谢,他们也依旧热情的欢送着我们,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务工作人员,我们向他致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23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