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革命岁月,争做时代新人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7日电(通讯员陈扬)
初晨人烟渐醒,风窗无帘破晓。
日出东方,云雾缭绕,唯热情不减。
叮当声起,心向征途,定一路前行。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夏蔚镇的清晨依旧如此清新,美丽。沂蒙山区的大地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足迹,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队员们一早就踏上了前往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征途,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教育。来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的大门下,厚重的门板,醒目的标语,相辅相成,屹立在水汽弥漫的空气中,仿佛为我们铺开一张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这里的独特地形,保存了当年抗战时期原汁原味的古村风貌和底蕴深厚的革命气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的题字——"派兵去山东",一句题词,振奋了革命大众的一片人心,点亮了革命前程的一片辉煌。几十年过去了,这句题词的呐喊,穿透了历史的时空,依旧在沂蒙大地上激荡和飞扬。
从1927年第一支党组织的成立,到1937年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再到1945年中国华东中央局的成立,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繁荣。走进文物展区,观摩着眼前抗战时期的每盏油灯,每张织布,每根针线。忆苦思源,这段波澜壮阔而又充满激情的历史,让在场的每一位队员真正体会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时代共产党人的艰难与不易。在解说员的代入下,每位队员,队员们仿佛觉得自己穿越历史,重温着战火纷飞的革命残酷,凝望着意义非凡的峥嵘岁月,瞻仰着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宣传抗日战争”为宗旨创立了大众日报,大众日报负责人说要以“一张报纸,胜过一颗炮弹”为目标,发挥最大作用。这里的每一块碑石,每一栋炮楼,每一张报纸,都与这里的红色血脉与沂蒙精神紧密相连。这些革命的历史遗迹,闪耀璀璨的光芒,无疑彪炳史册,随时光的飞逝,变得更加熠熠生辉,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
接下来参观的烈士陵园,每一个人心里都变得沉重了,353位抗日战争的烈士,长眠于这方土地之下,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钢铁长城。面对高耸的石雕,我们的感触泛起层层涟漪。钢枪代表着武装力量,扁担代表着民众力量,只有民众和武装力量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虽然如今硝烟已散,可精神永存。“沂梦为马”团队成员通过此次活动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体会革命的艰苦勤俭,感受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沂蒙精神“开拓奋进”追求进步、敢为人先的改革意识;体会沂蒙精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隐忍负重的精神风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为成长在红旗下的大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鼓足干劲,全力以赴,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团省委青春扶贫行动的部署,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引导当代大学生青年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实践能力,勇担伟大民族复兴的时代任务,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义出征洒热血,保家卫国世人醒。
沂蒙精神铸忠魂,惟愿万世开太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24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