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时间打个比方,我想把它比作一壶酒,闻着酒香就能知道藏存的年月多少,品上一口就能让记忆激灵全身。18年的七月,第二次的“三下乡”之旅。一周的时间内,我成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同心远航”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和我们的志愿者伙伴一起完成了蔡家岗街道的志愿服务工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在蔡家岗街道上的旅馆下榻,收拾收拾行李就去拿着各种东西去布置给孩子们上课的教室。于是,从我们的开班典礼,师生初见,再到我们的文艺汇演,近一周的时间中,我们给街道的孩子授课,参观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走访社区和谐家庭,宣传防骗知识……蔡家的老街,乡间的野草两旁,陈列馆的静谧中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这短短的几日,与我们相处最多的还是镇上的孩子们。一句无邪童真的“老师”,简直了融化我们的心。爱心浇灌,耕耘辛劳,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春蚕的生命过程没有辉煌的壮举,但吐露的银丝就是丈量性命价值的尺子。在这次的“三下乡”中,我们有幸登上三尺讲台,从学生变成老师。于是由设计课堂,到备课讲课,怀抱着期待,也有着忐忑。身为师范大学的学子,要驾驭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让孩子们有所学,有所获,不仅仅从知识层面,而且在人格培养上也得细致用心,当是需要我们一直摸索的道路。
当我们见到孩子们的第一眼,就被他们的纯真无邪深深吸引,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清澈眸子,一张张可人稚嫩的小脸,此时自己的给自己定义的角色,不单单是传授好知识老师,而是希望在六天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好朋友。音乐课上孩子们轻唱的童谣;舞蹈课上欢快的舞步;手工课上,精巧的折纸;科学课上对实验的痴迷……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下的阵阵笑语都让我们的教师梦更加坚定。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们走出校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我们绝不只会是在书本里探索的学子,更能是社会建设的实践者。尽管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遭遇过困惑,但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团队精神使我们相互关心,合作前进,翻越阻碍我们的艰难困苦。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基层生活的不易,也感受到了祖国母亲改革开放以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的福祉,这些都更加鼓励我们用我们当代大学生学得的知识,用我们年轻的血肉,顽强的意志,去扎根在祖国母亲需要我们的每一寸土地上,去展露枝桠,去开花,去结果。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肩上的责任。
浮生有梦三千场,穷尽千里诗酒荒。这个夏天忘不了的,不只是伏蝉的脆鸣,不只是孩子们无邪的笑容,还有彼此的鼓励,还有所有可爱人儿共度的秒秒。封存上这一壶酒,留往日共饮,愿我们不负韶华,不倾理想,做那扎根瘠土的苍松翠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2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