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文拿)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之一,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刺绣艺人数量却越来越少,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7月19日,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开封市龙亭区东京宋绣韩氏女红,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的传承人韩玉琴老师。
图为团队成员同韩玉琴老师合影
名绣异彩,巧夺天工
汴绣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因其有着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的特点,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在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于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韩玉琴老师是汴绣传承人,也是开封市汴绣协会副会长、开封东京宋绣研究所所长和开封“韩氏女红”的创办人。她主持绣制的优秀作品《清明上河图》、《百骏图》、《五牛图》、《忠孝图》等多次获得河南省工艺美术作品评比金奖、银奖,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和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等奖项。
上午9时,团队成员来到了位于开封市龙亭区的东京宋绣韩氏女红。一进门,成员们便被室内墙壁上陈列的汴绣作品所吸引。在灯光的映射下,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不论是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还是细节传神的事物画,都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陷入作品内含的艺术世界之中。韩老师依照时代顺序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了汴绣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为大家介绍了汴绣在用线、配色及针法上的独到之处。公司内陈列有一副清明上河图的绣品,大到整体构造,小到人物表情都处理的细致用心,把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韩老师说:“在绣制汴绣的过程中,汴绣人为了让作品更加生动传神,甚至会跑到大街上去对实物进行观摩。”一副汴绣作品,凝聚着汴绣人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图为韩玉琴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汴绣的起源与发展
飞针走线,素手生花
韩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前往开封市文化客厅汴绣工作室,在这里大家见到了韩老师的得意门生田忠彦老师。刚到达工作室时,田老师正在认真地进行一幅作品的绣制,安静的氛围,专注的眼神,双手一上一下配合默契,熟练地在缎面上穿针走线。田老师告诉成员们:“一副完整的汴绣作品需要很长的时间投入大量心血才能完成,即使是一片小小的树叶,就需要多种不同的绿色绣线,运用多种刺绣针法才可完成”。可见一幅作品的来之不易,其背后蕴藏的价值也是极深的。
图为田忠彦老师为团队成员展示汴绣技艺
在韩老师和田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团队全体成员亲身体验了绣制过程,主要学习了滚针、齐针、斜针这三种刺绣工艺中最基础也最常用的针法。虽然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是在两位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和自己的用心练习下,成员们运用三种针法绣出了简单的作品,两位老师对大家的成果表示了赞许,并很欣慰地表示传统文化将会在年轻人的手中继续焕发生机。
图为韩玉琴老师指导团队成员学习汴绣
国之瑰宝,你我传承
韩玉琴老师1971年就进入开封汴绣厂工作,几十年来专门从事汴绣的创作专注于汴绣工艺的研究创新和人才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汴绣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技艺,更是逐渐结合了现代的元素,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和群众的审美。当代汴绣,不仅是穿针引线、写意传神的劳作,更是汴绣人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是艺术集大成的珍品。如今,汴绣已流传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一颗闪烁着中华文化光芒的明珠。
作为中华儿女,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和努力下,传统文化才能流传的更加久远,成为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瑰宝。青年一代需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现状下,始终秉持对传统文化深情与热爱,向世界展示东方之美。
图为团队成员同韩玉琴老师及其爱徒田忠彦老师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3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