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商学院青春奋斗·文化自信队赴湘西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对凤凰县古歌百绘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秀平女士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和交流,收获良多。
在2015年8月“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节”上让观众为之震撼,瞬间成为全场焦点的苗族《古歌》是向秀平女士最具有代表性的苗族作品。十年沉寂,《古歌》的制作过程除了参与制作人员之外,基本无人知晓,她收集资料、筹集资金、召集绣娘......最终所向披靡。《古歌》不仅展现了精湛的绣工,更让观众感受到了其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让苗族史诗开口诉说苗族历史,生动形象且印象深刻。
锦绣堂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苗族《古歌》
“饭可以吃不饱,但苗绣,特别是苗族文化不能学不好”,这是向秀平传承苗绣一生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信念才使得她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并从未止步。这也是她一路走过来取得如此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经济上面入不敷出、宣传力度不够、苗绣的传承达不到预期效果等问题也曾使她陷入困境。然而她没有气馁,她始终牢记着王凤刚先生的话,“你很年轻,你要坚持下去,我们现在吃了苦,民族以后就不吃亏”。
团队成员与向秀平女士交流
对于苗绣,因为坚持,所以做的更好。对于苗绣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秀平也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经济上面,积极拉动投资,拓展资金来源,改善入不敷出的状况;在宣传方面,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申报其它世界纪录,提高苗绣的知名度;在创新上面,积极与教育接轨,重视与学校合作,积极将市场的元素融入苗绣的传承中去。苗绣传承的目的不一定是非要让苗绣享誉全世界,而是让苗绣真真正正的得到传承和发展,为的是以后民族文化有根可寻。
团队成员体验苗绣
向秀平女士在交流过程中还表示“民族是世界的,不是哪一个人的”。因此,我们每个人所为之努力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最终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受益的是整个世界。如果人们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是以这样的思想去做,那么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就水到渠成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4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