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父亲的森林,母亲的鹿——探访敖鲁古雅

来源:大学生网报 长沙医学院 作者:杨齐轩 朱乐玫

7月23日长沙医学院“医路卫你”团队与新维旅行车队来到了大兴安岭,寻找生活在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从根河市出发经过1小时的车程,几幢尖顶圆锥形的木屋在白桦林中若隐若现,队长刘强告诉我们:“这个木屋叫做撮罗子,是鄂温克族驻扎在森林里最简易的住所。”随着我们不断的前进我们听见叮当叮当的铃声从白桦林里传来,我们看见一个瘦小精神的中年男子牵着一头驯鹿站在营地热情地向我们招手。

图片1_副本_副本.jpg

撮罗子,是鄂温克族驻扎在森林里最简易的住所

刘强队长告诉我们他就是索国光,一位骨子里流淌着鄂温克族血液的男人,更是一位天生的猎手。进入营地后,队员们立马为索国光送上了粮米等生活物资并对进行了简单的身体检查后,索国光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和我们说起了鄂温克和他的故事。

索国光生于1981年,拥有着纯正鄂温克血统,他告诉我们鄂温克族在整个中国只有200我余人,而像他一样拥有纯正的鄂温克血统族人更是少之又少,只有不到50人。随着族人的减少已经民族的融合与汉化他们的传统语言已经慢慢的消失,能用纯正鄂温克语聊天的机会更是几乎没有。他告诉我们鄂温克族人都是天生的猎手是森林的宠儿,他3岁上山,9岁开始学习打猎,他的一身打猎技术都是来自他的姑姑马力亚索,说到姑姑马力亚索时,索国光激动的说到:“马力亚索是他见过最厉害的猎手,她总是能找到猎物最丰富的地方,用最简单的方式带回最多的猎物,这是姑姑与森林培养出来的默契。”我们问道:“那现在呢,您还会上山打猎吗?”索国光像是泄了气了的皮球一样,他告诉我们随着国家收缴枪支,他已经20年没有拿起猎枪了,没有了猎枪的鄂温克仿佛少了灵魂一样。2003年他积极响应政府的生态移民政策,从世代居住的阿龙山迁移到了城区和现在的居住营地。他的孩子已经不进山了,和妻子生活在根河市区。只有他还坚守在森林之中,与驯鹿为伴。

图片2_副本_副本.jpg

索国光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和我们说起了鄂温克和他的故事

到了给驯鹿喂食的时间了,索国光邀请我们来到了他的鹿园,向成员们介绍起了鹿园中的驯鹿,每一只驯鹿都有着自己名字,代表着索国光对森林的眷恋,索国光说:“有时候啊,与人相伴不如与鹿相随。因为它知道,你是它的整个世界,一有危险它也会下意识的向你身边靠。”正是这种特殊的信任感让他更舍不得离开驯鹿,去城市中生活。驯鹿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是一种能被人驯服,却又能自己在旷野生存的动物。驯鹿们总是自己寻找食物,森林就是它们的粮仓。除了吃苔藓和石蕊外,春季它们也吃青草、草间荆以及白头翁等。夏季呢,它们也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到了秋天,鲜美的林间蘑菇是它们最爱吃的东西。

索国光边拨弄着为驯鹿驱蚊的拢蚊烟边指着鹿园旁被一块空地说:“这是鹿从森林中回来后,在这里吃盐巴的地方,再以前父亲带着猎狗、驯鹿打猎归来后,母亲总是在这里给驯鹿补充着盐分。

如果说驯鹿是鄂温克人朴实、温和性格的象征,那么鄂温克人的桦树林文化,则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一个支流。白桦林,如同勤劳而又深沉的父亲,为鄂温克人默默地付出着。

图片3_副本_副本.jpg

鹿园中的每一只驯鹿都有着自己名字,索国光与它们相依为伴

在敖鲁古雅村,生活中似乎处处都充斥着白桦树。撮罗子是用白桦树搭成的屋子,猎民们的生产用具中,也都是白桦树皮编制的桶、盒子和各种器具,还有桦皮制成的船,则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渔猎生涯。这就是敖乡人千百年来的自然生活。如泉水般流淌的,还有敖鲁古雅人哪些永远也说不完的故事。

生态移民后,敖乡的鄂温克族人响应国家政策放下了猎枪,发展起了旅游业,索国光说他们除了打猎没有其他的技能,每年的生活主要来源都是来自旅游旺季,在淡季他又会牵着驯鹿回到阿龙山过着原来的生活,等到了下一个夏天再来到营地。

最后索国光通过一首鄂温克语的民谣向我们展示了他与森林的羁绊,情到深处索国光留下了热泪,正如歌曲“大兴安岭我的家 ”中唱到:“落叶松在为我敬礼,鸟儿在为我指路,一排排樟子松在列队欢迎我的到来,雪山也在为我敞开胸怀。自然是音乐的殿堂,倾听绿色之音,森林不时发出暧昧朦胧的语言,绿色的针叶指着蓝天、白云。”在告别之时索国光告诉我们敖乡的鄂温克族的男人仍然是最佳的猎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4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昆明行:头顶青天,脚踏云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2018年8月11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汤丹镇,参加“青春致昆明,筑梦新时代”全国大学生暑期活动汤丹站之共青团东川区团委吴国良同志先进事……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昆明行:探铜都大文创,访帝赐铜文化

广海学子昆明行:探铜都大文创,访帝赐铜文化 2018年8月10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帝赐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加工基地,调研铜文化产品发展……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昆明行:异地搬迁住新房,精准脱贫暖人心

异地搬迁住新房,精准脱贫暖人心 2018年8月10日,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调研异地搬迁实施现状。……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昆明行:东川开花洋芋,开脱贫致富花

2018年8月10日上午九时,参加全国大学生百支队伍暑期实践昆明行的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李子沟村,进行农俗及特色农业调研、与老百姓共同劳动。…… 李家锐 广东海洋大学筑梦东川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又闻白茆山歌声——南师大学生赴常熟调研山歌
南师大学生赴常熟调研山歌…
厦大学子社会实践——走近山前村
尽全力帮助扶贫的信心。实践队员们后面几天的行程充满期待。 此次山前村之行,实践队员们体会到了乡村农民的热情与淳朴,更加坚定了要竭…
井冈山上的学“习”进行时——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红色之旅”社会实践队
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井冈山“红色之旅”暑期实践队在2018年7月12日开始的实践活动中利用一切资源,力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学‘习’小组” 聚焦 …
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参观毛泽东故居
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参观毛泽东故居(化工学院通讯员:胡钰莹)2017年7月28日,带着对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的无限深情与久久的向往,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参观、学习、调 …
走杭州路,寻师大情
安师大数统学院赴杭州市“师大印记-校友寻访”志愿服务团队在杭州大学采访了浙江大学的陈庆虎博士。陈庆虎现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教授与我们讨论了考验就业问题。…
梦的舞台,心的追逐
致力于培养学生自觉自发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进而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情景剧方式全面提升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总队2018赴周至暑期社会实践团借此在2018年7月28日下午14:30于上三清小学举办了以“梦的舞台…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赴金华浦江助力青少年成长和“绿水青山”建设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的“青春烛梦 爱心护航”大学生志愿者们前往金华市浦江县浦阳街道同乐村进行支教实践活动,同时,还利用空余时间参与了环境保护工作。…
草原生日会,“医路卫你”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
  叶子煜同学切下蛋糕的第一刀  7月21日清晨,长沙医学院医路为你团队成员们伴着呼伦贝尔和煦的阳光,正式踏上了前往海拉尔地区开展三下乡教育扶贫活动的征程。三下乡的第一天恰逢团队成员叶子煜19岁生日,经 …
鼓浪屿社会实践篇
2018年7月27号,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城市之眼 行在路上”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刘延琪的带领下,乘坐轮船来到了厦门的鼓浪屿,深切感受改革开放给鼓浪屿这座岛带来的变化。上午九点半,我队所有成员抵达鼓浪屿 …
【三下乡】播撒爱心,彩虹团队在大冶市还地桥镇南石村
 2018年7月24日,迎着初升的朝阳南石村的四名支教老师开启了新一天的支教生活,生活在一天天继续,让我们一边回忆,一边向前吧。  今天上午的课堂可谓别具一格。南石村暑期棋艺大赛正式开始,比赛的项目有: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