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到7月21日,薪火相传实践队在即墨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遗”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词汇又逐渐重回了大众的视野。薪火相传实践队有感于非遗发展受阻的现状,决定前往即墨市进行调研。山东非遗集中在胶东,而胶东非遗又多在即墨。所以实践队员们认为,即墨非遗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
在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先后前往了即墨古城、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移风店镇大欧村等多个地区进行探访调查。
即墨大多数非遗都在即墨古城开设了店铺,实践队员们拜访了多家店铺。比如说管庄竹编、葫芦烙画、葛村榼子等。通过与店铺主人的交谈,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管庄竹编因为制做工艺繁琐、时间成本高、商品利润低等原因生意并不景气。据店铺主人所说,管庄竹编最小的传承人已有七十余岁高龄,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学习竹编技艺。竹编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境地。葫芦烙画、葛村榼子的继承人已成立自己的文化工作室,承接各种定制业务。发展相对较好。
移风店镇大欧村是即墨有名的电商村。我们到访时,大欧村村委会正在进行改造,经热心的村民阿姨介绍村委会正在装修大欧鸟笼展厅,目的是向更多市民展示大欧鸟笼的历史来源及现代发展,使更多市民们了解非遗、继承非遗。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村中不同的鸟笼制做者的家中进行参观。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即使是在现代化产业如此发展的今天,鸟笼的大部分制做工序还是需要手工完成。鸟笼制做工艺繁琐,可销路也并不局限于即墨。现在大欧鸟笼已远销全国甚至海外。这与鸟笼传承人勇于创新,积极发展线上交易密切相关。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即墨非遗发展的现状。真切的体会到了老一辈非遗传承人面对手艺即将失传的无奈与心痛。也真正明白了,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非遗才能完成由“守艺”到“受益”的转变。实践队员们将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对非遗进行宣传,尽自己所能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做应有的贡献。
薪火相传实践队,我们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9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