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瑶族乡,作为广东省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沉淀,为当地的文化特色添加了浓重的一笔。但历经两代人的汉化,也让当地丢失了不少民族文化。
为帮助蓝田重拾民族特色文化,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黎明三下乡实践服务队迎着朝阳,深入基层调研,走访了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文化站,并采访了文化站的杨站长。与他的亲切交谈,队员们切实了解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从杨站长口中,我们了解到蓝田瑶乡的祭祀活动——“舞火狗”。“舞火狗”是瑶族的千年文化沉淀,它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龙门蓝田瑶乡至少有300年历史。直到今天,“舞火狗”仍是蓝田瑶乡最隆重的节日仪式,一年一度的“舞火狗”仪式会在每年的中秋节晚上举行。如今的“舞火狗”仪式还会作为表演节目供游客欣赏。
“舞火狗”仪式之后,当地瑶民们还要去田里唱捉虫歌,杨站长自豪地说:“附近其他地方的土地没有唱过捉虫歌的,农作物的长势都没有我们这边好,我们这边拜过菜地后都是没什么害虫的,每年都是这样。”自豪之余,令杨站长担心的是,相比于过去,“舞火狗”仪式感已没有那么隆重了,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城市里的生活。
下乡队伍调研组全体组员在与站长交谈过程中,杨站长向队员们展示了瑶族的档案相册,从相片的画质、枯黄的颜色以及破旧的相册可以看出档案的厚重的年代感。一张张相片,展现瑶族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生产生活、农闲休息还是节日风俗活动,无一不体现蓝田瑶乡淳朴静谧的风土人情。杨站长还向队员们展示了瑶族的传统服饰,这种纯手工的服饰做工之复杂,用心之细腻,仅仅是花边,就要花费一周时间,一件手工瑶族传统服饰成品,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少有人会花心思做这些了。
杨站长还提到了蓝靛。作为蓝田曾经的代表性植物,从前那一大片蓝靛的海洋成就了蓝田之名,但因为气候变化和滥用农药的因素,导致蓝靛这种植物几乎绝迹。杨站长苦寻数十年至今未果。虽然蓝田乡拥有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但如今的瑶乡已经是经历了两代人的汉化和民族融合,杨站长无奈地表示:“当初说我们的瑶族服饰花花绿绿的,像地主一样,那个时候的人都怕被斗,就没人敢穿了,以至于现在都没人穿传统瑶族服饰了。”此外,对于瑶族先辈所留下来的图腾,几乎鲜有人知道图腾所存在的意义了。对于蓝田这几十年的过度汉化,站长也是忧心忡忡,不知能否寻回所丢掉的文化民俗。
对于蓝田当今的文化现象,杨站长希望加大对瑶乡文化的宣传力度,以增加蓝田瑶乡的品牌效应。为此,杨站长已把当地的一些文化特色向国家申报文化遗产。大数据时代,也要通过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助力蓝田瑶乡文化走出去。
最后,便是重新拾回蓝田瑶乡因过度汉化而丢失的少数民族文化,这很有可能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这样丢失的文化特色要想一一找回来,不能依靠杨站长的一己之力。杨站长表示,蓝田所能依靠的是当地年轻的一代,而要想留住当地年轻的一代,就必须促进蓝田经济的发展,留住了年轻的一代,便可搭起蓝田经济之戏台子,大唱瑶乡文化之大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4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