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振兴乡村,必先实现"人才振兴",让懂农村农业、懂经营、懂市场、懂技术的乡村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以及无限的发展空间。
人才不兴,乡村难兴。长期以来,乡村发展严重受制于人才因素,导致其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归根到底,缘于乡村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难以让人才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2018年7月18日,微光实践队员通过对相关负责人的专访,对当地人才振兴政策的接收、落实与反馈进行全面的了解。村级负责人说到:当地响应县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发展食用菌生产产业,但是在种植食用菌的技术方面,缺乏专门的人才,食用菌的配料、温度和时间的掌握都是一门大学问,虽然县里也有专门的技术培训班,但是村民依然不能很好地在实际种植中掌握和运用技术。由于技术人才缺乏的这一短板,之前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大都是靠自己摸索的,之后村里请了技术员做指导,但技术上小小的疏忽都会对菌类的种植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专访可以看出:大量技术人才的缺乏是西赵楼村的发展的一大短板,要实现西赵楼村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大力引进技术及人才。

目前,西赵楼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应做到真正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回引同步推进,通过发展产业让农民回到农村也能挣钱,通过人才回引给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助力,达到相互促进,最终让人才振兴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关键一步。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让乡村人才振兴起来,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发力,营造乡土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人才振兴提供健全的、完善的、先进的制度保障。激荡乡村人才俯下身子、撸起袖子奋斗在乡村改革发展的一线,成为带领乡村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通过对人才振兴的关注,微光实践队深刻理解了人才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我们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53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