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交通 你我同行”烟台大学实践团前往潍坊开展调研
为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保护其人身财产利益,7月23日,烟台大学晨昉实践团就“助力车的事故与预防措施”为调研方向,前往潍坊市潍城区开展为期8日的社会实践活动。
随机采访 现场调研
7月24日和25日,实践队分别进行了路人采访、学校询问和助力车售卖点的现场勘查。“放学的途中呀,这些小车很多的,多半是来接孩子上下学的,他们的爷爷奶奶。”“不用驾驶证,你在我这里购买交钱就行了,会开三轮就会开这个。”“这一种车吧,挺常见的,我也不知道算什么车,应该是机动车吧?”通过对学校、助力车售卖点以及路人的采访,实践队员从中了解到助力车虽然国家已经在各个地市(调研以山东为范围)下发政策进行整改(如2016年11月1日淄博市代步车非法行为综合治理通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继续在使用,使用主体多半为老年人和少数的青年人。售卖点为了迎合市场利益,大量销售,以价格低、不用上牌、不用驾驶证的特点来大量销售。而大多数的群众并不了解助力车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不了解助力车实际存在的问题。
实践队员与潍坊市实验小学保安人员谈话(拍摄人:周慧玲)
实践队员之一在采访路人(拍摄人:朱丽萍)
宣传教育 社区普及
7月27日,实践队来到潍坊市潍城区芙蓉街社区,开展以“交通安全筑和谐”为主题的社区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由实践队队员进行主讲,宣讲人从助力车事故的多发现状、助力车事故和严重后果、交通安全知识基本普及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为普通大学生的我们,也想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来维护交通的安全。”实践队队长马雅静在座谈会总结时这样说道,“从本源上制止事故的发生,能少一件,便是成功。希望日后通过多方的努力,让交通环境变得更好。”
在座谈会进行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有奖竞答环节,现场的气氛热烈,参会群众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同时也播放了焦点访谈关于调查助力车(视频中称为低速四轮电动车)的专业视频,更加形象化的传播关于助力车的知识。
座谈会进行中,前来参加的人员在听主持人的讲解(拍摄人:包胜男)
寻根问底 溯本追源
为什么助力车成了交通车辆管理的一个特殊的真空地带?为什么助力车无法登记上牌?助力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又怎样处理?
带着这些疑问,实践队在7月26日、28日、29日、30日分别来到了车辆管理所、奎文区人民法院、事故处理中队以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进行调查,工作人员专业的解答与分析告诉了我们答案。
“助力车的大多数生产厂家,并未获得国家质量总局的检验认可,不在国家工信部名录里(国家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也就不被国家承认,既不是机动车也不是非机动车,所以无法上牌照。”车辆管理所人员告诉我们,“交强险的主体是机动车,助力车无法投保”,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做出了解释,“虽然2015年绿源电动车公司携手太平洋保险公司为购买电动车的顾客提供了电动车人身事故安全险,但是也只是个例。其他电动厂家都没有这样的业务,险种实在太少。”
奎文区人民法院接受采访的姜法官告诉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当助力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会适当增加机动车责任的门槛,让机动车占多一些的责任。有时受害者也可依据购买车辆的记录要求生产厂家进行赔偿。”
实践队员与法院姜法官谈话(拍摄人:邴业飞)
实践队员在保险公司门前合影留念(拍摄人:路人)
道路且长 未来可期
通过这次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单纯靠书本和论文之外的事实,明白了理论和现实的差距。要改变助力车的现状,还需要继续的努力。“我希冀于下一次的失败,也担忧每一次的成功;我满足于些许的进步,却只怕那些许就是旅程的全部。”晨昉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实践队员在座谈会结束后的合影留念(拍摄人:芙蓉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8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