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 刻 十 年 , 筑 爱 汶 川 ——青岛理工大学“知行萌芽”社会实践团赴汶川开展 “

作者:韩昊天

一 刻 十 年 , 筑 爱 汶 川

——青岛理工大学“知行萌芽”社会实践团赴汶川开展

“地震十周年”主题调研活动

“5月12号那天我正在都江堰开会,商讨下午去汶川考察的事,这时候地板突然剧烈晃动,桌上的茶杯被震到了地上。”校友冷星星紧盯着杯底的茶渣——青城山茶,产于都江堰。十年前在都江堰做勘测时,这茶是他工作之余的最爱。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日晷失衡,蜀山迸裂,列宿犯天纪,地龙肆虐出。这场以四川省汶川县为震中的8.0级大地震,短短两分钟便造成了40多万人的伤亡。整整十年过去了,重建后的汶川正在越变越好。而现今,作为土木人该如何从建筑类专业的角度全面看待汶川地震;十年来,这场地震又对整个建筑行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年暑假,青岛理工大学“知行萌芽”社会实践团一行近二十人带着这些疑问赶赴四川开展了“地震十周年”的主题调研活动。

“地震不伤人,伤人的是劣质工程”

“援建过程中,我的工作让我每天都站在别人生命最终的里程碑,让我觉得有一口气在真好,还可以回家,一旦生命结束,什么都没了。”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02届毕业生冷星星,现就职于中建二十三局安全质量部。他至今回想起十年前参与震后援建的情景,仍是稀嘘不已。每当谈到汶川地震带来的损失,身为土木人的他总会提起“良心工程”的概念。

校友冷星星:“地震不伤人,伤人的是劣质工程。有时抗震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通讯员 高原 摄)

“有时抗震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对于抗震工程来说,如果工程师做的足够好,那么大家将根本不会意识到工程师的存在。如果在有限的经济条件内无法保证工程结构不被破坏,那我们能做的就是争取让结构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供大家逃生,尽量减少灾难性的垮塌和次生灾害。08年我对受灾区域进行建筑结构考察,发现几乎所有受损严重的房子都是因为梁柱结构没做好。地震不伤人,伤人的是劣质工程。”

对于地球,地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甜蜜的负担”。如果没有板壳运动,没有火山和地震这些剧烈的地质活动,地球会像水星和月球一样只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大石头”,气候将与现在大不相同。在这样的假设下,地球很难演化出生命,更不用说文明。

“十年了,汶川正在越变越好”

“那次大地震,我们村的几个人走了,很多生命就像被大自然收了回去。不过还好,只要活着,就不算悲剧。我们尚在途中,今后也仍要继续。”解放村书记刘世伟摇摇头,像个局外人一样讲着自己的故事。

在那场波及大半个四川的地震中,属于较重灾区的解放村一时与外界隔绝,基本陷入瘫痪。“和电视上的救援场景不同,在震后24小时里救援设备很难进入灾区,只能靠就近的简易设备与就地的原始工具展开救援。而救援的黄金时间恰恰就是这24小时。”刘书记接受“知行萌芽”的访谈时,说起了十年前援建的细节。

“在震后24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里,救援设施反而进不去。”,解放村刘书记正接受“知行萌芽”的访谈(通讯员 赵琦 摄)

除了建筑构造上的抗震,还要重视思想形态上的“防灾”。国家援建汶川时配备的教学设施很先进,多媒体、投影仪一应俱全,超前了当时近二十年,但是却没有能与之匹配上的师资力量,没有人会用。

“现在好了,在包括山东在内的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震后重建工作很顺利。仅就我们解放村来说,十年变化挺大的。从基础设施方面讲,包括医院、学校都建设得很好,以前解放村是不通路的,现在都是村村通。”

十年来,川蜀大地上各种支教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汶川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汶川市区的房屋抗震等级已由七度提高到八度,轻体量装配式建筑的普及率已达到20%,重建后的汶川正在越变越好。

“抗震需要居安思危,需要枕戈待旦”

“对待地震要假设每一所学校明天都要经受地震的考验,假设每一个水坝下一秒就要被地震袭击。相比于抗震,地震预测的意义并不大——目前最重要的是升级防弹衣,而不是猜测子弹的轨迹然后躲避,躲不掉的。”校友冷星星说起汶川当前正集中实施的主流抗震措施,言辞犀利,见解独到。

“现在效果较显著的主要有两种,”冷星星说,“基础隔震法和深灌卤水法。基础隔震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橡胶垫把建筑的基础和大地隔开”。

汶川许多建筑设计都采用了 “基础隔震法”1.jpg

汶川许多建筑设计都采用了 “基础隔震法”,用橡胶垫把建筑的基础和大地隔开,既美观又实用。(图源 地震台网)

由于产生地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壳的复杂运动使地下深处累积了许多负电荷放电,所以深灌卤水法应运而生——在地震断裂带深钻并灌注盐水,以引爆地下累积的负电荷,缓慢释放能量。这样一来,很多浅源地震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也许本该发生8级地震的地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消减地震的级别到5级左右,地震的危害程度将大大缓解。这个措施相当于使子弹中的炸药受潮失效,即便地壳发生断裂,也只会像开枪扣动扳机一样,仅发生很小能量的机械振动,而不会发生深处猛烈的流体释放和电流释放。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最危险的时候反而是没有地震的时候。抗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居安思危,需要枕戈待旦,需要承担“养兵千日”的代价。虽然我们希望“用兵一时”的那天永远不会到来,但是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而平时又没有任何抗震准备,那社会只能自食恶果。

天灾难以预测,但人祸可以避免。一次地震就像对社会的一次刮骨疗毒,用切肤的疼痛暴露当前建筑工程结构与房屋质量监管的问题。虽然地下的时间已然凝固停止,可地上的生命依然鲜活地流淌。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经过此次调研活动,青岛理工大学“知行萌芽”社会实践团深感自己作为土木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汶川精神将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贡献社会。(撰稿人:韩昊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87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聆听方言调,传承非遗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的熔炉。它承载着不同民族、地域人群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审美情趣,还能增强民族和地域的认同感、凝聚力。方言这种非遗形式,能让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 樊可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渐远:方言传承困境亟待破局

为深入调研方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程度和基本方言的掌握情况,2025年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韵语织乡”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展开实践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面…… 樊可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威海)兰普快检调研团聚焦肉类安全,倾听双孖井菜市场贩肉商户

为深入了解肉类市场经营现状,探究贩肉商户的自身情况以及他们对掺假肉快速检出工具的态度和想法,1月20日,山东大学(威海)…

镌刻在楷木上的家乡情韵:传承曲阜楷木雕刻文化有感

曲阜,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孕育了无数灿烂的文明,楷木雕刻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当我们初次踏入那弥漫着木香…

宣传交通意识,守护出行安全

为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其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倡导文明出行,营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2025年1月15日,“科技慧聚,…

情系桑榆慰晚晴,走访敬老暖人心

为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衿之志启航道,履践志远谱新篇”…

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为厚植沂蒙学子桑梓情怀,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家乡建设,推动临沭全方位高质量发展。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慧聚,社…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生科学子开展社会实践:追寻基因科技,感知生物魅力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2018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实践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安徽微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暑期学习调研。…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赴朴圩中心校暑假三下乡:越来越好的曦望
浙江安吉 | 生态文明县的前世今生
2018年8月1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省多县市乡村“保护绿水青山,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之生活污水处理安吉实践团出发预计在安吉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将以调研形式展开,旨在围绕安吉县农村水环境现状展开。在未来的7天里,我们将与环资学院农…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赴朴圩中心校暑假三下乡:精彩朴圩,精彩每一天
青岛科技大学“党建扶贫双推进,构建美丽新乡村”社会调研团就扶贫产业问题
三下乡:看到童年的回忆
  夏天是个热烈的季节,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叶子是碧绿碧绿的,天气要么热的要命,要么狂风骤雨,特别是在湛江,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后一秒大雨便倾盆而下,没有一丝预兆,令人措手不及。  今天上完课之后突 …
青理工“知行萌芽”支教团关爱留守儿童 ——为留守儿童插上梦的翅膀
2018年7月26日,青岛理工大学“知行萌芽”支教团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潼川镇解放村进行了两期 “关爱留守儿童”支教活动。…
走进高浪头村委会:谈经验、聊发展、助扶贫
  走进高浪头村委会:谈经验、聊发展、助扶贫——烟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筑梦扶贫路,赓续兴乡行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滨州8月2日电(通讯员陈艳琦)十九大明确提出消除绝对贫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建成小 …
青岛理工“知行萌芽”调研团结合专业特色 聚焦农村“厕所革命”
青岛理工大学“知行萌芽”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解放村调研中发现,“厕所革命”已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青岛科技大学“产业新变革”创新调研团成员参观德州市太阳能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