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蓝田学园新媒体传承红色文化实践队来到位于成都大邑县内的建川博物馆,展开了为期三天的寻访活动。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参观了20座博物馆,拍摄馆藏文物,采访了博物馆文宣部负责人,并向过往游客发送了调查问卷。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老兵手印广场是我们前往的第一个坐标,五千多名老兵的红手印直观的诉说着他们的鲜血荣光。碑林是老兵的汇集,是英雄和力量的汇集,更是民族精神和气节的汇集!我们实践队之后选择对手印碑林集体鞠躬以示崇敬。在参观不屈战俘馆与日本侵华罪行馆,墨色的基调让展厅庄严肃穆,气氛亦格外压抑沉重,这也是讲解员们最怕进入的一些馆。这几天时间里,我们见到了许多日军侵华所用武器,炮弹残骸,和当时日本国内媒体侵华报道,意图昭然若揭,任何妄图粉饰历史的借口在这些文物面前都显得荒诞可笑。人间炼狱般的兵燹,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参观者。
“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说话”,这是在博物馆中随处可见的标语,也是要求我们参观者要细致地慢慢品味文物所承载的沉重记忆。从被我们采访的文宣部黄毅老师口中,我们得知了民营博物馆的工作辛苦,“之前新媒体并不广泛时,我们宣传除了不停地想各种的活动,然后媒体过来报道露个脸曝光一下。这个投资又大对我们压力也挺大的而且我们人手也不足,效果也不好,因为只能是周边的居民才能看到”。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建川博物馆开馆第一年游客浏览量只有几万人,但是凭借着口碑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还有很多支持的粉丝,效果才慢慢变好,黄老师说去年游客浏览量甚至达到了150万人次。
博物休闲身心易,红色文化传承难。参观之后,我们还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分组在博物馆聚落内向游客们发送调查问卷,希望调查当地人对红色文化的重视了解程度,根据初步的分析,还是有不少游客对红色文化缺少了解。其实,真正和我们一样希望红色文化得到足够传播的人应该会乐意配合调查。如果只是出于一种旅游的心态来此闲庭信步,走马观花,可能风景区会更加适合。从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红色文化传承之路道阻且沧桑。不过在发问卷疲惫之际,我们也有幸遇到汶川地震中幸存的猪坚强出来活动。不禁想到,彘尚坚若此,吾辈言何苦?我们的确没有理由不努力奋斗。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从那次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对于抗战故事的采集,他们本身开始接触不多,知识储备也不够,他们也是“通过采访抗战老兵接收信息再对外传达,因为还在世的老先生们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也是在和时间赛跑吧”。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记住并重视历史,传承那些老先生的峥嵘经历,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些不为人知的英雄们所付出的巨大贡献,让红色记忆薪火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0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