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望改革四十年,乡村艺体支教

来源:大学生网报 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韩欣月 郭曦

8月4日,一辆大巴行驶在淄川区张庄乡的山路上,载着山东理工大学“回望改革四十年,乡村艺体支教”实践团的成员,驶离这片土地。7月22日至8月4日,实践团在张庄中心学校的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而精彩的点滴还留在心底,从未远走。

2.jpg

初见,疲惫又欢欣

张庄中心学校共有九个年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四,每个年级都有孩子报名暑期的课程,虽然孩子不多,但管理起来依然不容易。开学第一课上,各个年级的班主任给自己班里强调了纪律与安全事宜,课程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有的队员一连要上一上午的课,调侃说“骨头都要散架了。”

中午时,很多孩子在学校吃午饭,每顿饭实践队员都要给孩子们挨个盛好端过去,最后才轮到自己吃饭。有天吃着午饭,外面忽然下起大雨,实践队员撑着伞,把孩子一个个护送回教室,最后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每天看着孩子都被家长接走的那一刻,内心才放松下来,时间才开始属于自己。”一个实践队员说。

3.jpg

这两周的支教生活,毫无疑问是疲惫的,因为队员们的身上肩负着照看孩子、传授知识的责任,可也正因为肩上有责任,实践队员们一直用行动去践行爱心支教的真谛,收获了家长的称赞,有位家长说:“我孩子放在你们这里,我放心着哩!”同时,队员们的辛勤付出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回报,他们越来越听话,慢慢开始知道体谅老师的辛劳,有孩子给老师画像,有孩子给老师送家里做的特产,看着孩子们真诚的笑容,队员们的疲惫仿佛减轻了不少,做着如此有意义的事情,欢欣是发自内心的。两周下来,哪怕学校的条件那样艰苦,好几个队员都舍不得离开,并说“这里的生活是最单纯快乐的。”

艺体课堂,百花齐放

实践团设置的课程也是多元化的,除去必要的文化课预习以外,将艺体教育引入课堂是本次支教实践的特色。艺术课程包括非洲鼓、合唱、美术、泥塑与剪纸,体育课程则包括羽毛球、搏击健身术、足球与篮球,同时创新性地引入科学实验,如“水中点火”实验,希望能培养低年级同学对于科学的兴趣,为他们以后将要学习的物理、化学做好铺垫。

6.jpg

艺体课程中,最独具特色的就是非洲鼓。这是因为实践团主要由学院的非洲鼓社组成,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这门课实践团还是十分有信心的。非洲鼓课上,孩子们围成一圈,欣赏老师在中间打鼓,动感的鼓点时而昂扬,时而低沉,时而激越似山间瀑布,时而悠悠似林间清泉,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纷纷表示希望学习非洲鼓。从此以后,非洲鼓声每天都会响彻校园,那是队员和孩子们为汇演上的非洲鼓节目在勤奋练习,实践结束了,那富有节奏的鼓声仍然余音绕梁,难以忘怀。

孩子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足球,足球是实践团响应“足球进校园”的号召而引入的,学校没有足球场,足球课就在草地上进行,倒也别有一番风味。蓝天白云草地都很美,但更美的是尽职尽责的老师与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他们笑啊闹啊,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

文艺汇演,最美的告别

8月3日,实践团在张庄中心学校大礼堂举行了以“回望改革四十年,乡村艺体支教”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学生、家长齐聚一堂,共同欣赏支教队员和孩子们带来的精彩演出。

九秋风露鼓声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听耳畔,掷地金石的鼓声铿锵;看眼前,翩若惊鸿的风采飞扬,这是非洲鼓社慷慨激昂的表演。少年不光有情窦初开的懵懂,更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少年就是祖国富强的希望。这是五年级的同学们朗诵的小诗《中华少年》。

11.JPG

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小细节,平日公认最调皮好动的孩子“老孙”在三年级的歌曲《追光者》上表现得十分出色,舞台上,他小小的身板站得笔直,歌声洪亮,台下的姐姐也露出笑容,为自己的弟弟而自豪。其他孩子也都是尽全力演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对实践团工作的支持、对支教老师们的留恋与不舍。

文艺汇演的压轴节目,是支教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演唱的《苔》。实践团将自己对孩子们的期许都寄托在了这首歌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愿为孩子们梦的指路牌,帮他们驱走一点黑暗,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望这些稚嫩的小树苗,有朝一日能长成参天的大树。

改革四十年来,农村的教育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各界也在助力农村教育,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山东理工大学“回望改革四十年,乡村艺体支教”实践团旨在为农村教育,特别是艺体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实践团相信,星星之火,也能形成燎原之势!实践团更相信,传递爱的火炬,永远都不会熄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4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山大社区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山大周边的社区及店铺,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拿出了比以往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精神的面貌,来给我们持续多……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山大社区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山大周边的社区及店铺,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拿出了比以往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精神的面貌,来给我们持续多……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洪楼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洪楼广场及洪家楼校区。今天的调研仍然以采访、发放问卷以及普及防晒知识为主要形式,我们团队成员也始终秉持着热心、耐心、礼貌的原则进行……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洪楼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洪楼广场及洪家楼校区。今天的调研仍然以采访、发放问卷以及普及防晒知识为主要形式,我们团队成员也始终秉持着热心、耐心、礼貌的原则进行……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乘风破浪终有时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团队于7月15日正式展开项目的调查,虽然因为一整天的被拒绝甚至被驱赶团队的气氛有些不佳,但凭借着不放弃的精神最终找到了一家企业,不仅积极分享了相关课题的讯息,也传授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团队每个成员都大有所获。…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暑期三下乡赴绩溪上庄社会实践
2018年7月10日到14日,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赴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对上庄镇的经济发展状况、脱贫致富政策以及旅游开发规划等做了详细调查, …
微光照亮未来,支教走进凉山
  为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关爱留守儿童,7月26日,川北医学院“一信一益”大学生公益项目为凉山州昭觉县和平村留守儿童带去书包、衣服等物资并开展为期六天的爱心支教活动。  队长吉夫次里说 …
牢记开门第七事,用茶香熏养中华魂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实践记实
牢记开门第七事,用茶香熏养中华魂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学生服务中心赴绩溪上庄暑期实践感想  “中国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 …
山理工学子赴蒙阴,百叶双桃今更红
山东理工大学“情系蒙阴,科技筑梦”团队于7月20日参观了旧寨乡莲汪崖村,深入果园了解果树的种植规模与形式。…
手牵手暑期社会实践团启动仪式举行
手牵手暑期社会实践团启动仪式举行7月24日,我校“手牵手”——“千村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淄淄角镇刘张村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淄角镇宣传部主任张永梅,团委书记谭莹莹,刘张村村支部 …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华中农业大学关于烟台海阳棚改与传统产业矛盾的调研
7月27日至8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赴烟台海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了解当地棚改政策和传统毛衫产业,以二者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文献研究,参观体验,村委及村民访问,问卷调查,汇总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了解海阳市村民的民情民意。…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赴辽宁省社会实践团:图书文化,自信中国
本次社会实践,采用纵向时间尺度与横向区域尺度相结合的双轴线实践方案,将实践地划分为图书馆、商业书店、档案馆三大类,多层次多角度对比不同实践对象,充分考察改革开放四十年图书文化产业的发展变革,并引发对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思考。…
财大学子远赴山水商城 金融发力助推脱贫攻坚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隅,大别山北麓,这里不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越;而且历史悠久,艺术荟萃,人文底蕴浓厚。因元清时期属汝宁府汝阳道,故有诗曰“雾幛风光烟水境临湖北北,幢幡峻岭云山静居汝南 …
东大学子走进中车唐山: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高铁技术变化
198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揭开了改革开放这个新时代的帷幕,从此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磨砺前行了四十年。与此同时,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后的中车唐山公司,也搭上了新时代的列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