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上海7月23日电(通讯员 叶奎材 韦钱)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相距1200公里的沈阳和上海,7月23日,东北大学赴上海学生社会实践团选择以社会实践这一形式将这两个城市连结在一起,以有限之眼看无限改革,聆听上海在这一时代脉动下升起的回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学教授的知识该如何使用,又该用向何处?”曾是困扰实践团成员的一个问题,纸上学来的知识虽然精妙,但若不能将其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其意义难免要大打折扣。为此,实践团将宝钢企业园区及一汽大众生产园区作为本次旅程的起点。
为实践团宝钢之行提供讲解的是宝钢的一位退休员工,在她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宝钢的配运车间,集散码头等地,导游不仅耐心详细得向实践团介绍各个车间的功用,更满怀感情得向实践团讲述宝钢是如何在国家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建立起来,建立后又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园区内保存的老生产线器件和生产厂房旧址无一不向我们诉说这一拼搏的历史。奉命于危难之际,后起卓然之效。通过宝钢之行,实践团认识到宝钢的发展既是技术上的不断革新,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科技的力量需要人来推动,从一穷二白年代的技术落后到具体技术的国际领先,宝钢人的拼搏精神为改革开放这一时代背景添加了有力的注脚。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汽车行业及钢铁行业发展已久,但若想保持其活力,生产者需要在继承的同时推陈出新,适应新的需求。发展中的宝钢向实践团展示了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线,而一汽大众之行更向实践团展现了机器生产的魅力。
实践团在一汽大众的生产园区内参观了零件生产及整车装配车间,在这一过程中,实践团注意到汽车生产的大部分工作目前已交给相应机器人工作,“这样做既节省了人力也让车身的精度变得更加可控”,讲解人员向我们这样介绍到。而除了应用机器人生产,厂方还力求在其他地方不断革新,力求将品质提升到更好,如在车顶冲压过程中使用力度更强的机器,引擎装配过程中使用激光定点,新技术的应用是他们品质担当的保证也是商业竞争里的底气。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改革开放向我们展现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迸发出的活力,但一次强有力的音调升起需要琴弦各个部分的共同和鸣。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只有同时做到拼搏与创新,才能够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改革开放至今,国家社会的一点点进步也都与这拼搏与创新休戚相关。
宝钢及一汽大众之行向实践团展现了拼搏及创新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让实践团对改革开放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5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