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习思想”宣讲实践团走进武威
团队成员与丝路骑行考察队会师
为纪念“兰天”丝路考察队出征35周年、迎接学校110周年校庆,2018年盛夏,兰州大学组织师生、校友50余人重组“兰天”丝路骑行队,从金城兰州出发,沿丝绸之路甘肃段一路向西骑行至敦煌。同时,兰州大学14支学生实践团队将围绕“乡村振兴”、“美丽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开展调研、宣讲活动,配合“兰天”骑行团队,深刻体悟丝路魅力,弘扬兰大精神。
团队成员采访调查
2018年8月6日傍晚时分,14支团队中的国家级重点团队——兰州大学“习思想”宣讲实践团率先抵达丝路重镇,武威。为及时切实掌握武威当地民众对“习思想”的了解及认可程度,收集群众宝贵意见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宣讲工作,队员们在稍作休整后,便在武威火车站广场周边展开广泛的访谈调查。实践团以二人为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群体展开具体的调查。此次调查得到了武威群众的大力支持,共收回百余份有效反馈问卷。总体而言,近年来,理论宣传效果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是就居民对理论思想认知而言,仍存在不同层面上的欠缺。大学生采用更易于百姓接受的宣讲形式得到多数群众肯定。实践团成员进一步感受到了群众的智慧以及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力量的原因。并深刻领悟到,宣讲团必须做到调研与宣讲紧密结合,真正站在群众角度,才达到出色的思想宣讲效果。
宋德辉先生给团队的寄语
“丝绸古道三千里,黄河文明八千年”文物是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历史见证,。而充分领略武威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魅力,对于大学生宣讲团对“习思想”中文化自信相关政策提出背景的深入理解大有裨益。因此,8月7日,成员们便来到武威西夏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即将离开博物馆之际,宣讲团有幸偶遇中国古水晶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宋德辉先生。当被问及他对古水晶研究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关系时,宋先生兴奋地谈到,古水晶遗址是中华水晶文明的遗存,因而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十一年间走访全国三百多所博物馆,利用收集到的资料为完善中国古水晶遗址分布图尽一份力。宣讲团全体成员认真聆听宋老先生的讲述后,被其不畏艰辛,心怀信念的品格所深深打动。交谈的最后,宋老先生与“习思想”宣讲团全体成员合影留念,同时对宣讲团的实践表示肯定,并鼓励团队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向前走,正如他所言“一带一路,是民族复兴之路;无论是思想宣讲还是寻访遗迹,我们所期待的都是文化与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团队成员与宋先生合影
当天下午,宣讲实践团直面骄阳,一行人身着红色队服穿梭在武威的大街小巷,对当地“习思想”官方宣传现状进行实地观察并随机对路人展开问卷调查。最后,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武威的思想宣传工作做得相当到位,从分布范围来看,各大广场、公交车广告牌、中小型墙体、机关部门附近等地相关宣传文字,随处可见;按宣传形式来说,独立文字、图文并茂、文字融入立体景观,达到普及性与可读性的较好结合。
团队成员与其他“兰天”实践团队会师
8月8日,武威被晨雨眷顾“习思想”宣讲实践团于早晨八点,从住处整装出发,前往武威雷台石墓,与另外两支“兰天”丝路实践队伍会合,等待与骑行团队到来期间,三支队伍兴致高昂地分享着一路走来的收获与艰辛。宣讲团就“习思想”中“健康中国”战略,对公共卫生学院的实践团队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他们团队表示,根据目前的走访调查情况来看,自十八大以来,甘肃部分地区的居民的医疗保障覆盖面日益扩大,公共卫生水平与意识逐步提高,但不可否认许多具体的医疗问题仍有待解决。两支队伍认可并期待着,理论与实际的相互促进,共同实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
“兰天”骑行考察队前辈与团队成员交流
在团队热烈讨论之时,“兰天”丝路骑行团的队员们骑行160公里,历时两天,终于与实践团的队员们顺利进行第一次会师。骑行团队中,有既有八旬银发的兰大老师兄,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心系兰大中年校友代表,也有风华正茂的兰大在读学子。他们一路坚持,克服了高温天气,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挑战了自己的极限。骑行团队的老师兄亲切问候并与宣讲团进行了一番愉快的交谈。无论何时毕业,无论身处何地,“兰大人”相见的场景总是分外亲切。随后,雷台景区门口,所有队伍齐拥兰大校旗与实践团旗,为骑行团喝彩,为实践团呐喊。“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校训雄浑响亮,一遍又一遍回荡在武威上空。
团队成员参观雷台
重走丝路,兰大人用坚持和汗水诠释珍贵的“兰天”丝路精神,跨越历史长河,彰显时代价值;再度出发,宣讲实践团展现青年担当,承担历史使命,珍藏武威三天之收获,激荡内心广博之责任,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研和宣讲工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8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