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下乡:一针一线的感动,沂水布鞋凝聚家乡情

来源:蒲公英青年调研队 作者:曹金豪/李冰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下乡:一针一线的感动,沂水布鞋凝聚家乡情

  俗话说:“沂水布鞋俏四方”。山东临沂沂水县是有名的布鞋之乡,这里的老百姓凭借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布鞋手艺,在上世纪80年代名扬四方。但是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运动鞋、休闲鞋大受群众喜爱,沂水布鞋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了了解沂水布鞋的历史以及现如今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状况。2018年8月1日至8月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蒲公英青年调研队赶赴沂水县,开展了为期8天的调研活动。

  沂水布鞋初次探寻

  8月2日和3日,调研队首先来到沂水县几个较大的市场了解沂水布鞋的销售情况。经过与几个商场销售人员的沟通交流,调研队了解到在这个时期沂水布鞋销量并不乐观:由于受到布鞋样式的限制,布鞋的主要销售人群还是老年人。并且有老北京布鞋等知名产业的冲击,沂水当地布鞋并不受到市场的青睐。调研队成员试穿了当地生产的布鞋,表示沂水布鞋就舒适感方面并没有特别之处,样式也不受年轻人喜欢。

   揭开沂水布鞋的神秘面纱

  8月4日到6日,调研队走访了沂水县里的几家制鞋厂,具体参观了布鞋的生产流程。调研队发现在规模大小不同的工厂中,布鞋的生产工序数目也不相同。在对山东振兴鞋业有限公司的参观中,调研队了解到布鞋的生产主要经过截断、缝纫、出型、成型四个车间的加工,从原材料到一双成品布鞋总共有几十道工序。

  工作人员给成员们介绍原材料张晶晶摄影

  在这几日的走访中,调研队还观察到在沂水县城的街道两旁有不少鞋厂都已经倒闭停业,这也直观的反映了当前沂水布鞋产业的不景气。调研队在和昌泰鞋业负责人交流时,负责人告诉调研队成员:“布鞋产业近年来不景气,好多小的厂子都倒闭了,家庭作坊式的小鞋厂越来越难生存下去了。”她的话语和调研队从沂水县经贸办主任了解到的情况相差无几。在这些从业人员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沂水布鞋没落的无可奈何。

 探访布鞋老手艺人

  8月7日,调研队出发前往沂水县司家官庄村,打算从一些老手艺人那里探寻沂水布鞋的记忆。在司家官庄村村委会,调研队与村民夏大爷进行了交流。提到上世纪60年代的沂水布鞋,夏大爷说:“那时候的布鞋都是把麻晒干了搓成条,弄几块布压成鞋底,然后用针锥钻孔把鞋面缝上。那时候的鞋穿着也不舒服,脚底就跟踩着硬石头似的。”但就是这样像石头般的布鞋,代表着老百姓坚持解放的心,为战争年代的红军送去了希望和信心。

  接着,经过村委会王主任的介绍,调研队成员来到曾经做过布鞋的王奶奶家,王奶奶年轻的时候是附近一带有名的制鞋好手,通过做鞋补贴家用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事情。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农村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渐渐做布鞋的就越来越少了,也就给家人偶尔做一双布鞋。

  通过这8天的调研活动,调研队了解到:沂水布鞋作为上世纪80年代沂水的支柱产业到如今已经渐渐走向没落了,它也是一批老手工产业逐渐消失的代表。布鞋没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用于行走、跑步等基本需求,美观时尚也成为人们购鞋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老北京布鞋等知名品牌的进入也对沂水本地的布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沂水布鞋作为红色遗留产业,它也是沂蒙创业精神的一种代表,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在这些天的调研中,调研队也了解到当地制鞋厂家也在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更好的迎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沂水布鞋未来依旧可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99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观一处遗产,习一方文化”——中国矿业大学泱泱文华实践团东部分队探慈城孔庙
石大“祖国的花朵调研队”深入农村调查改革开放巨变
“晨曦”实践队开展趣味课程
  迈陈镇地处雷州半岛西南部,是湛江市徐闻县辖镇。该镇属亚湿润季风气候,农海资源丰富,海区适宜养殖海参、珍珠、对虾。新地、迈陈、东场等港湾盛产对虾、青蟹、珍珠、肥蚝,港湾的海水含盐量为30‰-35‰,适 …
支教——国学传统,声韵启蒙
在支教课堂上进行国学传统的教育…
DAY 16 总结调研成果,传承红色文化
二零一八年八月九日,这是梦之旅实践团实践的第十六天,也是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早上实践团成员们聚集到一起,与成员交流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悟所感。实践团成员们就实践这几天的经历进行交流,参观烈士陵园时心中 …
大核之宛——初出茅庐
每个人在集体活动时要严格按照要求的时间集合,可以早到,但是尽量不能迟到,这样会给其他人不好的映像。不能按照自己想的做,没有组织纪律性。…
 薪火相传   ——“传统文化,传承经典”系列课堂圆满结束
8月4日上午,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河北期冀队于宁晋县大陆村中心小学开展的传统文化系列课堂已经全部结束。…
梦泉公益天水支教队进行红色教育
为了进一步传播革命故事、传承红色记忆,打造红色教育新课堂,8月8日,梦泉公益天水支教队于甘肃省天水市丁河小学进行红色教育。丁河小学校长马凤鸣出席本次活动,梦泉天水支教队全体成员及丁河小学学生、家长参 …
梦泉公益支教队护送丁河小学学生回家
周一至周五的中午与下午,甘肃省天水市丁河小学旁的路上总有一群肤色黝黑的支教队员,领着一群学生走在回家途中。这些每日往返近20里路护送学生的“最美陪伴者”便是梦泉公益天水支教队的队员们。每日走在漫漫山 …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为期十日的三下乡顺利结束,在我心里,这不仅是我的珍贵回忆,还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  未开始三下乡之前,我们的队伍一起经历武术训练和考核,结识了一群好友,并在考核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五点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