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沧海桑田四十年,青春实践话发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中国专项团队,8月8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智造”调研团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一九研究所、渤海造船厂青岛分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并接受陈主任及一线技术工人的指导。调研内容主要为船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军工企业的性质以及新旧动能转换对其发展的影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拥有一个覆盖全集团、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技创新体系——28个科研院所、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大批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50多个大型实验室、4万多专业技术人员等的强大科技支撑。渤海造船厂,后改名渤船重工,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诞生地,同时目前世界最大VLCC超大型油船订单落户渤船重工。正是因为二者在船舶制造行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二者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为了解船舶重工行业在“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中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作出的努力,调研团队选择通过调研这两家企业,来了解新旧动能转换对于船舶行业的影响。
来到719研究所青岛技术部后,陈主任首先向调研队员介绍了船舶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并根据新旧动能转化针对性的提出来目前行业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方面全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另一方面船舶工业事故隐患多发,行业风险性高。繁杂的工作程序,诸多的特种工作岗位,使得修造船企业成为生产安全事故的多发领域。围绕以上问题,团队成员得出自己的想法:“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中心任务也是船舶行业解决问题、提升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
此外,针对于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陈主任表示船舶军工企业不同于枪械制造这类军工企业,它不仅仅是服务于军队,很多业务也是围绕地方需求开展的,民用业务也是其重要的支撑力量。团队成员陈洪宇作为青岛本地人,以青岛为例,提出:“青岛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夯实海洋经济的筋骨,才能蓄积新旧动能转换的澎湃动力。因此船舶科研院所、造船厂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于未来发展,陈主任提出船舶工业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提高我们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并且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船型特性和核心技术上有新的突破,而这些的实现离不开新旧动能转换。
随后调研队员深入一线车间,分别在渤海造船厂和解放军4808工厂进行参观调研,接受了一线技术人员的指导,了解了船舶的基本构造和机械零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这对于平时与制造业难有接触的经管大学生来说,意义深远。团队中的理工科同学给经管学科同学讲解着其中的知识,不同学科领域思维的碰撞让他们也也启发了他们对“新旧动能转换”更多样化、更深入的思考。
本次调研完成后,队员们对于船舶制造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新旧动能转化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深刻感受到了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切实发生在国家制造业的方方面面,且对于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团队成员冯洪泉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