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e路,师生共勉
本网讯(通讯员方亚婷)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无论生活的路有多远,学子的身后,总有老师注视的双眼。生活在知识的丰富中多彩,岁月在老师辛勤的汗水中盛满。为了不忘老一辈教师们的辛勤付出,也为了更好的传承师大精神,暑假期间,安徽师范大学计信学院“夕阳e路”爱老敬老实践团队的志愿者拜访了胡炳生、洪甫生和辛利祥三位师大的退休老教师,去深入了解他们的高尚的精神。
“生如夏花之绚烂”——胡炳生
美丽的诗人泰戈尔曾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凋零。”生如夏花,活着,就要灿烂、奔放,就像夏天盛开的花那样绚烂旺盛。胡炳生老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传奇的人生犹如夏花般灿烂夺目。
胡老师在采访中是这样谈自己的一生的:“我出生于抗日战争爆发时,在逃难过程中,8岁不幸丧父,后在养母和二姑母的抚养下长大。1955年我进入安徽师范大学就读数学,毕业后便留校从事数学教学的工作直至退休,在校任职40多年。”2011年胡老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安徽师范大学争了一份荣光。退休后他还自学起文学史诗,著有数学专业书籍40多册、文学诗集5本、其他文学刊物200多册。《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和《唐宋名家词选》就是胡老师文学创作的三本启蒙书籍。如今胡老已是国家一级诗人,而且其创作的有关数学的学术书籍影响颇大。幼年丧父让胡老师悲痛过,家庭贫困让胡老师艰辛过,求学坎坷让胡老师气馁过,但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磨难永远是成功道路上最坚硬的垫脚石。
学而不馁,挫而不躁,坚定步伐,持之以恒。从孤儿到大学教授,胡老师这一生走来,虽艰辛,却灿烂,其中的刻苦求学,不骄不躁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师大人去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洪甫生
“我与师大很有缘,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均是安徽师大的附属学校,大学也是安徽师大。”洪老师为自己身为师大人感到十分的骄傲与自豪,“从安徽师大化学系毕业后,我做过学徒,当过工人,也干过化验员,最终从企业工作调转到安徽师大,在安徽师大财务处从事管理奖助学金及学生贷款方面工作直至退休。”1987年他撰写的题为“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新工艺”学术论文,被安徽科学技术学会学术论文评为85-86年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1991年洪老师被芜湖市轻工业局评为“先进个人”。
“我们这代人过去了,但我们任然关心师大的未来发展。作为一名师大人,我感到很骄傲!虽然我们老了,但我对新的知识依旧需求,我对每天能够学有所获而感到无比欣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大概也就是这样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辛祥利
古言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传道授业解惑”?古人言之为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那又用之何种方法?若用常言回答便是书本学业,而辛祥利老师却是与众不同的。“我每天听歌、写曲、创作,这样的生活很充实,一点也不孤独。”从安徽师大音乐学院毕业的辛老师,用他婉转悦耳淳朴悠扬的歌声教育师大学子,感染师大学子,引领师大学子。“没有音乐学院就没有我,没有师大就没有我。学校个给了我一切,我把一生给了学校。”
辛老师在给计信学院“夕阳e路”爱老敬老实践团队的表扬信中写到:“智能手机课堂让老年教职工重新相聚,积极审视生命的价值,感受老有所学的乐趣;了解老同志,心系师大、奋斗一生的小故事,对同学们也有教育作用。彼此互换角色,双双受益,真正弘扬了正能量,传承了‘师大精神’!”
蹒跚的背影是求学的见证,挥洒的汗水是精神的传承,遒劲的字迹是故事的脚印。老教师们的亲身经历勉励志愿者们要立大志、树雄心,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长、成人、成才之古训,通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等方面提出殷切期望。
今夏,教师与学子来了一场灵魂上的交流;今夏,老教师们崇高的精神如汩汩泉水滋润着每一位志愿者的心灵;今夏,老教师们的谆谆教诲引领着每一位师大青年向着美好人生大步前进;今夏,走进退休老职工这个社会群体,我们领会到了有血有肉的“师大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