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厦门大学“厦楚研经”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赴湖北黄冈调研

来源:大学生网报 厦门大学 作者:刘长青,林轶凡,“厦楚研经”博士团

  微信图片_20180812083500_meitu_5.jpg

  7月30日至8月5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楚研经”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到湖北省黄冈市,调研非公经济发展,参观革命老区、学习红色文化。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黄鸿德、副书记邱旺土等带队参加,黄冈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张友启,市台办主任王玲,市校合作办主任郭鹰,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蔡花与博士团进行了亲切座谈。

  市校合作座谈,厦大人在黄冈寻初心

  31日下午,在黄冈市校合作办的组织下,黄冈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商务局、统计局、工商局、台办等相关部门与博士团举行座谈会。市校合作办主任郭鹰、市台办主任王玲参加座谈会。黄冈市校合作办叶副主任介绍了黄冈市校合作的开展情况,对厦门大学博士团的调研活动表示欢迎和期待。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黄鸿德代表学院对黄冈市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讲解了博士团选择黄冈作为实践城市、调研黄冈市经济发展的初心和使命。黄鸿德指出,厦门大学与黄冈市一样,拥有深厚的红色历史和革命传统,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于厦门大学,革命精神是厦门大学“四种精神”之一。另一方面,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担任厦门大学校长长达19年的王亚南教授就在厦大开创了“中国经济学”,也是第一个把《资本论》翻译到中国来的人,而王亚南校长正是湖北黄冈人。博士团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追寻王亚南先生的足迹,始终扎根中国大地、永远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经济,在实践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黄冈市各部门结合自身分工情况,介绍了黄冈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博士团就相关情况与各部门进行了互动交流。

照片1.0_meitu_1.jpg

  深入企业调研,非公经济转型寻出路

  黄冈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总数的90%以上,但近年来非公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厦楚研经”博士团先后在黄冈市区、黄冈市红安县、蕲春县、武穴市调研15家企业,调研涉及黄冈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机械电子五大产业。

  在黄冈市区,博士团调研了湖北鸣利来冶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兴和电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访公司车间和展厅,并与公司高管座谈,进一步了解公司的发展历史、经营现状、技术创新、市场战略;在红安县,博士团调研了中部轻纺服装之都,公司建设了集服装纺织产、销、展于一体的产业园,还将引进相应的娱乐、餐饮、住房设施,产业集群更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在蕲春县,博士团来到李时珍医药集团、湖北蕲艾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了“中国艾都”蕲春县中医药产业生态链条的发展情况;在武穴市,博士团调研了武玉粉业食品有限公司和双和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了解其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上的行动。博士团还调研湖北省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鸿鑫化工有限公司,了解化工企业如何顺应绿色发展,进行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

照片2.0_meitu_2.jpg

  瞻仰革命老区,红色精神传承寻真情

  黄冈市位于大别上革命老区,黄冈市红安县更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孕育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红军主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革命年代牺牲了1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辅导员刘长青老师带领博士团的七名党员庄严地重温入党誓词,理顺挽联、敬献花篮,实践队全体成员三鞠躬,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博士团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入了解革命战争史,领会革命精神。在七里坪长胜街的深巷里,实践队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七里坪工会等革命遗址,感动、震撼、洗礼是博士团成员们的共同感受。博士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发扬红安革命精神,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新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红安时正值八一建军节,实践队队员们拜访了退伍军人,市工商联经济联络部部长付胜朝,他热情地与队员们进行交流,向队员们讲述了他困苦求学、从军路上和转业选择的心路历程,“抗洪救灾”“驻村扶贫”“从武转文”这样的小故事让队员们感动不已。

照片3_meitu_3.jpg

  “厦楚研经”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调研非公经济发展,重走革命圣地,参访红色老区,接受党员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学好实践这一门意义非凡的思政课,追寻厦大经济学科学子的初心和使命。红色革命老区,承载着共和国走过的艰难岁月,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党的鱼水情,更承载着新时代国家对老区发展的殷切关怀和期望,博士团将继续与黄冈市保持沟通联系,为当地经济发展转型建言献策。

  刘长青、林轶凡、经济学科“厦楚研经”博士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精准扶贫,春暖启梦--赴甘肃实践教育扶贫
近日,春暖启梦助学团队中国计量大学益点点支教队于甘肃省定西市瓦洒村开展的第三届大学生乡村支教夏令营圆满落幕。此行团队有来自中国计量大学、浙江警察学院、延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的14人,秉 …
东大学子走进试界大学,学习创新创业的点点滴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4年国家提出这样的号召之后,各高校均开始了对大学生创业的大力扶持,而这次实践活动更是让实践团看到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与热情。相信未来每一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创业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龙湾开展“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温州”万人签名暨大型义卖活动
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幸福美丽新温州的必然要求。为了全面深化乡村战略,进一步推进社区生活垃圾整治工作。2018年7月18日上午,由状元街道团工委联合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薪火”暑期社会 …
苗春生——用泥塑记录生活
启为创新团队拜访苗春生前辈领略指间功夫,观赏泥塑中的长安风貌,体会苗老师对泥塑的坚守之情!…
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 ——百名厦大学子赴延安开展社会实践
厦门大学“青马工程”暑期社会实践团暨大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在革命圣地延安开展“追寻青春足迹,红色筑梦之旅”主题实践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赴滨州市“夏梦青歌”调研团正式行动
  7月24日7:00,青岛科技大学赴滨州市惠民县“夏梦青歌”调研团来到了大年陈镇开始了第一天的调研帮扶活动。到达镇上之后,队员们受到了当地书记的热情接待。在书记简单介绍了崔常新村的情况之后,省派第一书记 …
青岛科技大学学子赴肥城三镇三下乡社会调研:筑梦新农村,打造新环境
 7月27日至8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肥城三镇“新农村,新环境”建设实践调研团全体成员前往山东省肥城市进行关于新农村建设实践调研。…
青岛科技大学“夏梦青歌”调研团于崔常西村参观
  8月8日7:00,青岛科技大学赴滨州市惠民县“夏梦青歌”调研团正式出发前往惠民县大年陈镇崔常新村开始第一天的调研帮扶活动。  暴雨过后的太阳分外毒辣,但是这丝毫没有消磨队员们帮扶的热情。村书记冯书记 …
青岛科技大学国家重点队“助力”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7月22日至28日,由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科技创新协会侯宇振等同学组成的暑期三下乡国家重点队,在枣庄市峄城区、山亭区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该调研团队的课题为《乡村振兴如何搭上大数据时代的幸福快车——以山东枣庄市为例》。…
广东大学生情系客路,精准扶贫暖人心
7月18日,天阴沉沉的,偶有小雨,可是今天雷州客路村委会却比以往更早热闹起来了。今天是广东医科大学第五届“红土情”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最后一天陪伴客路的孩子们。很多孩子不约而同地提前一个小时到达,小脑袋转向门口期待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到来。当志愿者邓凯文走进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