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民画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浓浓的、泥土芬芳的、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道路上。”刘沣涛老师如是说道。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汉族民间艺术基础上衍变,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热烈活泼的节庆场景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它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画种。它一步步发展,一步步改变,以其特有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发扬光大。然而,随着时代的改变,农民画渐渐退出了主流的舞台。虽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也改变不了它正在衰落的事实。
这几年,政府对农民画一直都有较大的支持,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表示对农民画的支持,用于场馆的建设。但是农民画在销售方面一直比较疲软,大都是画家自己联系进行销售,如今依然留下来的坚持画农民画的画家们,依旧没有基本的收入保障。农民画作家也许一个月都很难卖出去几幅画,在没有收益保障的情况下,农民画作家人数正在逐年减少,大都转而去画国画。“官方不能不闻不问,应该对依然坚守的画家有一定政策上的倾斜。”如果因为农民画生意不好,都去画国画,那么作者的队伍只会愈发减少。官方应该尽早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尽早确立相关政策,以此来保证农民画作家正常的人员流动,而不是这样病态的人员流失。
而且,随着人员流失,户县农民画在全国的各项比赛中,也呈现出一种低迷的态势。陷入了一种“金奖榜上无名,银奖寥寥无几”的现状。这种现状更加加剧户县农民画人员流失的状况。长此以往,终将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如今,农民画作家们为了将农民画发扬、传承下去,会在周末开设农民画的学习班,吸引那些对农民画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学习农民画。并且在附近的小学开展了兴趣社团,希望从孩子们入手,将农民画传承下去。农民画的作家们都在为了农民画的传承而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是,受众少,缺乏有力的宣传,人员流失,奖项寥寥,这些现实的问题无疑都是在给户县农民画的现状雪上加霜。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受访的几位老师都对农民画的发展以及宣传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都真正爱着农民画,时刻关注着农民画的发展。他们都希望农民画能有更好的前景,能被更多人知道,更多人了解。他们将这份责任扛在了肩膀上,都希望农民画未来能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也许正如刘沣涛老师所说,户县农民画的未来,就在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道路上。但这是一条荆棘之路,而户县农民画,要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2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