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门北水连外埠,以微知著护鄱湖——记鄱阳湖研究中心之见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作者:胡亦奇

 南门北水连外埠,以微知著护鄱湖   ——记鄱阳湖研究中心之见闻

【鄱阳湖生态危机不容忽视】

宋朝诗人杨万里这样描写鄱阳湖:“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鄱阳湖之美,从古至今一直为人称赞,但近几年来湖水状况却却不容乐观,种种“危机”相继爆发,尤以水质危机最为严重。水源枯竭、水质污染带来的“消瘦”,曾让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的鄱阳湖,在一月内“清减”了三分之一。事先搜集的多方资料共同表明:鄱阳湖的生态受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为了更好了解查找资料背后的现状,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大学生实践成员们经过周密的商议策划后,组成江西南昌美丽中国实践团,走进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观察斑马鱼的成长过程】

7月20日,江西南昌美丽中国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在鄱阳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鄱阳湖生物实验室中为实践团成员模拟了鄱阳湖的水质形成过程,接着重点向成员们介绍了含毒素水质对鱼群的致死效果研究项目。

据研究人员介绍,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积极探索,最终将斑马鱼确定为该研究项目中最佳研究对象,它繁殖后代多、繁殖周期短、表象区别易分辨。研究员领着实践队进入养育室中,从黑暗处理后交配的雌雄个体开始,实践团成员观赏了各个阶段的斑马鱼。从透明的鱼卵到发丝般粗细的幼鱼,从达到性成熟的适龄成鱼到年老到无法做实验的斑马鱼,实践团成员由此领悟了斑马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目睹了斑马鱼短暂而完整的生命周期。

接着,在研究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鄱阳湖研究中心的实验室,并有幸观摩到斑马鱼解剖实验,通过对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生存水质环境的斑马鱼内脏器官的观察,寻找毒素对不同蛋白质的反应情况,近而深入探寻不同毒素与相关基因片段之间关系。

【深入了解询问研究内容】

在研究人员细致深入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也积极对此进行了一连串的发问。

“请问如何分辨斑马鱼的雌雄?”

“你可以从侧面仔细观看鱼的体型,一般雌鱼的肚子比雄鱼的肚子更大更圆,我们可以通过肚子的差异来判断鱼的性别。”

“刚孵化的幼鱼该如何饲养?”

“对于幼鱼的饲养问题,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现在你们看到的培养皿中的微生物就是我们总结出的最适合饲养幼鱼的食物。”

实践团成员还提出了其他种种问题,但不论实践团成员提出何种疑问,研究人员都耐心详细地为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解答,实践团成员也有了许多感悟。

【实践方可出真知】

研究人员表示,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尝试,有了许多新的收获。例如,在斑马鱼的饲养过程中,喂食成为了首要难题。不同于家庭饲养观赏类幼鱼,斑马鱼幼鱼由于体积过小,并不能摄食蛋黄等食物。研究人员立即转变方式,选择购买特殊饲料对斑马鱼进行饲养。“我们通过尝试,现在找到了三种不同直径的饲料,通过不断研磨,可以用来饲养不同时期的幼鱼。”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积极探索了交配产卵的最佳饲养容器。“最初我们使用了水平的隔板使鱼卵和成鱼分开,后来发现不同成鱼对于深水区浅水区的喜好不同,产卵成功率也会受到影响,故我们改造了实验装置,选择使用波浪型隔板,以满足不同成鱼的产卵需求。”

不仅如此,在死水饲养斑马鱼的实验中,研究人员还尝试了各种类型的饲养容器。“起初我们用的是烧杯,发现烧杯体积太小,需要饲养大量幼鱼时很不方便,就改用了大容量的塑料容器。为了防止幼鱼跳出容器,我们尝试了蚊帐、保鲜膜、白纸等一系列方法,后来发现都不适合鱼类的生长,便自行制作了特制的透气的玻璃盖,不断寻找最佳方案。”

【期待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中】

参观接近尾声,实践团向研究人员提出了成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请问该研究项目与鄱阳湖生态治理之间的联系是?”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检测某种微量毒素对于鄱阳湖水体的污染以及对于斑马鱼成长的影响,借以加强政府对于鄱阳湖水质检测的重视。”研究人员回答道。

从研究人员的解答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江西,很多电镀厂都会排放一种微量有毒物质到水体中,并且由于该毒素过于微量,故一直未引起政府重视。但研究发现,日积月累后该毒素已积增到一定程度,而鄱阳湖又是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如果放任毒素积累,对于生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研究人员期待,在未来,此研究项目可以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为鄱阳湖生态保护献出一份力量。

【递交调研报告,寄托美好祝愿】

除此之外,研究团成员还向鄱阳湖研究中心相关人员提交了一份实践团成员于前日实地走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采访当地群众、收集资料整理出的调研报告,并向所有的研究人员道谢,感谢他们为实践团成员的细心讲解。离开鄱阳湖中心,实践团成员看着湛蓝如洗的天空,不由得想起实地走访鄱阳湖时看到的安静清澈的湖水。在多方人员的努力下,实践团成员相信,鄱阳山水“复清晖”之日定不遥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寻访校友暑期实践团队成功举办
2018年7月20日下午1时30分,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寻访校友暑期实践团队于南京苏夏集团进行了首次寻访活动。本次寻访对象主要为董事长王国兴先生,南师大能源院04届毕业生丁巧芬女士;参与成员有指导老 …
科技支农树新风 建设梅李新丰村——浙工大学子走进新丰村
浙江工业大学青青果园实践队第二年走进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新丰村,实地探访当地发展状况,了解村民生活困难,并设法为他们解决困难。…
丝路古韵,探寻长安------秦始皇兵马俑
  2018年7月9日下午,我们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对秦始皇兵马俑进行了观察,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 …
汽院学子采访乡村教师,探究留守儿童思想状况
湖北十堰7月23日电,据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6100万人,比例高达56 17%,留守儿童身上主要出现了监护不力,缺乏抚慰,疏于照顾等一系列状况,由此留守儿童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学习问题 …
大学生暑期支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打开留守儿童心窗
十堰7月24日电(通讯员 黄丹) 据相关数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4 9%的家长每年才和孩子联系一次,1 3%的家长甚至和孩子没有联系。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 …
湖北大学生下乡支教,课后探访明日之花
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下午,萤火与梦实践团队六名成员去柳陂镇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分别去了董晓燕,韩若林,轩禹,萧腾等多位学生家中走访,就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个人习惯,学习生活,思想状况,以及家长 …
在家建电站,感受来自太阳的力量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4日电(通讯员侯佳懿)光伏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他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国家光伏扶贫,但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十堰市第一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的竟然是一位年近五旬的农户。 …
【图集】集美大学 计算机工程学院之灌口支教实践队:你认真的样子真好看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之灌口支教实践队:你认真的模样真可爱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之灌口支教实践队:你连指尖都泛出好看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