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八月,炎炎烈日下,厦门大学“溯文”实践队全员10人来到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金桥花园的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原馆长崔永平(以下称崔先生)已故于2013年,其夫人,同为北京西派皮影路家班第六代传承人的王淑琴(以下称王奶奶)是现任馆长。
展厅里有“中国皮影博物苑”的匾额,这是全国第一家皮影艺术博物馆,也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博物馆是两间单元房的套间,馆长亦作讲解员。
虽空间局促,但博物馆馆藏丰富,靠近门口的展厅内展示有崔先生生前从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北京、西安、河北、湖北、甘肃等各地收集的皮影;我们随后走进了一个看起来有年代的房间,展厅内展示着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藏品,其中一件为镇馆之宝——明代1450年的“十八层地狱”,据介绍皮影虽已呈黑色,但在荧幕灯光的照射下,它们仍能呈现出十二种色彩,甚至胜于如今颜料的色彩;一个玻璃柜里数量众多的影人来自河北一个皮影五代世家,文革“破四旧”时期儿女曾将其丢弃,崔先生自己将其拾回并保存起来;其他展厅里还有古旧的影卷、皮影乐队的乐器、包括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不同时期的录音设备。
王奶奶在1961年时和崔先生一同考入北京皮影剧团,当年剧团只招了六个男孩,五个女孩,自此几十年献身皮影艺术。王奶奶讲崔先生生前主要工作是影人绘画兼一些雕刻,她主要负责雕刻和表演工作。王奶奶认为皮影艺人能做到从制作到表演集于一身才称得上专业,她认为非专业的人从事皮影只是掌握书面的、关于历史的东西,但是很难掌握真正的表演技巧。美国纽约时报就曾刊登文章称赞博物馆“其展品之丰富齐全,堪比卢浮宫的绘画藏品”,但是王奶奶说博物馆被赞为“中国的卢浮宫”的真正原因是它“特别的专业”,王奶奶和崔先生从艺长达几十年,他们对皮影艺术的理解已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制作皮影人是综合艺术:选皮、绘画、雕刻......一个影人或几千刀,或上万刀,“一刀也不能断”,王奶奶介绍皮影雕刻时说。王奶奶以二十年前雕刻的白茬皮影为我们介绍皮影雕刻技艺中高超的雪花雕、寿字雕、万字雕,王奶奶还让队员凑近看人物的发丝、帽上绒球,细致入微。与崔先生共同创作的高达2.4米的《三国演义》人物的巨幅皮影,三幅共计花费三年零八个月左右。
“一口述尽千古事,两手对舞百万兵”,操纵影人技巧全在手中。王奶奶讲,对于她来说操纵五根杆的影人不在话下,由于手的大小限制她最多可操纵七根杆。“五根杆儿(练)五年的功夫”,王奶奶感叹过去艰苦的环境锻炼人。当剧团中乐队人手不足,表演影戏的演员甚至也要能演奏乐器。
王奶奶随后为我们表演了两出戏,一出狮子滚绣球,一出小猴玩耍。表演用的小猴子影人是1961年王奶奶还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做的......王奶奶拿出一根五根杆的影人,是北方庙会上常见的高跷秧歌表演者形象。王奶奶拿着头和双手的三根杆,邀实践队队员持双腿上的两根杆配合动作。王奶奶一边唱着配乐,一边讲解影人做动作时两人应如何配合。
博物馆的走廊内挂满了崔先生生前的照片:崔先生同王奶奶赴各国大使馆、世界多国演出合照,崔先生创作的各种皮影戏的书的封面照。其中一些照片是在崔先生已经患病后拍摄的。崔先生在一夜之间病重,一度丧失说话、走路的能力。崔先生在病中办博物馆,崔先生在面向大街的窗后卖过香烟、冰棍儿。终于历尽艰辛,在病后十一年得此博物馆。
崔先生未生病时到国内外高校为学生表演,亲自帮国内高校建立起皮影社团,亦向外国友人传播皮影艺术。而今皮影传承却面临危机,有的剧团出现了没人写剧本,没人演戏,没人演唱的状况,名存实亡;皮子贵重,学表演的多,制作的少;现在的人把钱看在第一位,感情很淡薄......
皮影博物馆如今也只能通过门票、表演以及出售一些皮影作品维持运营,当被问到有没有想过将皮影艺术产业化时,王奶奶表示只想一代一代传下去。但王奶奶对中国皮影戏的前途表示担忧:儿女尚可由自小耳濡目染最终成为传承人,但是现在很少能有人能像老一辈艺人那样专业地将从制作到表演的各方面掌握技艺、将皮影艺术集于一身。仅有的来学习皮影的人也在学习三四个月后放弃了。曾有一个学艺八年的湖北女孩子却在婚后放弃了皮影艺术,这令王奶奶十分惋惜。与之相对的是,有些外国友人却能把皮影当做终身事业,这也令王奶奶非常感慨。
然而,王奶奶表示,看到我们这样的一群大学生非常欣慰。她说,你们在炎炎酷暑,没有回家,却从厦门前往北京,可见对皮影也十分热爱。
我们听到这不免心中惭愧,作为大学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面前,显得如此渺小,但王奶奶让我们愈发坚定,厦门大学“溯文”实践队的队员将带着这份坚毅继续走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6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