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8月15日讯(通讯员 孙斐然 李书宸)
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井冈山、延安与沂蒙山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后来,沂蒙曾被无数革命后人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8月9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赴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诸城社会实践团深入沂蒙革命老区,参观革命遗迹,体会革命精神。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实践团来到沂蒙革命纪念馆,照片实物无言地诉说这当年的腥风血雨艰难困苦,无数革命烈士沂蒙山这片红色沃土上抛头颅洒热血,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没有马革裹尸,埋尸沂蒙,其中大多数竟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
图为沂蒙革命纪念馆主雕像 通讯员 孙斐然 摄
派兵去山东!
离开纪念馆,实践团来到沂蒙革命根据地旧址,高高耸立的雕像与周围旧时军队的装备瞬间将队员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坦克飞机上的清晰可见的弹坑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激烈,根据地旧址内烈士陵园中大都也是无名烈士,为国捐躯的他们竟然没有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就是无数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吗?
图为沂蒙革命根据地雕像 通讯员 李书宸 提供
图为沂蒙革命根据地军队旧时装备 通讯员 李书宸 摄
离开根据地,来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毛主席曾经说过;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走进这在解放全国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山东分局旧址,看到纪念展室里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战斗足迹,听着讲解员讲述着那些年的艰难困苦。展柜里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水壶,钢笔,手枪,表面斑驳坑坑洼洼,虽然破旧但依然能够看出他们在不良环境中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大众日报》创刊处,这里就是当年革命新闻传递的起点,无数胜利的消息从这里发向全山东。
图为中共中央山东旧址“派兵去山东”石刻 通讯员 孙斐然 摄
图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门口 通讯员 李书宸 提供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走出旧址,那些看过的遗物似乎已经淡忘,就像物品总会被人们忘记,但思想与精神不会,崇高的思想会随着时间而熠熠闪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谁是英雄与先锋?就是他们——千千万万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革命者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不是让人们贪图享乐的,更不是让人们放纵的,艰苦奋斗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让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革命”尚未成功,未来中国的脊梁仍需努力!几十年前,革命者以取义成仁,为国捐躯为己任;几十年后的今天,当代大学生以努力成才,报效国家社会为己任。
东北大学赴沂蒙山革命根据地、诸城社会实践团 作者:孙斐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19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