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山西大同大学“智慧生科”实践团积极响应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有关要求,引领教育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智慧生科”科技支农实践团一行人赴山西大同阳高县罗文皂十九墩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利用所学知识对村民在养殖种植等出现的问题中给予解答和帮助。
推广国家政策,散播科技的种子
由于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村内人口大多为留守老人,虽然现在网络发展迅速,信息随处可得,但村民没有信息获取渠道,对国家政策的了解还很粗浅,对科技的概念也给非常模糊。为此,实践团印发了多种传单,对每一项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不识字的村民进行解读,并对村民提出的疑惑进行解答。
演示科技产品,增大农民对科技的兴趣。
为提升村民对科技的直观体验,实践团队员带了无人机等设备进行演示操作。当实践团队成员将无人机飞向天空时,村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丝毫忘记了天气带给他们的炎热,心中只有对科技的钦佩与喜爱。目前科技发展迅速,而农村却享受不到科技的好处。科技支农,就是将科技带入农户中,用科技造福农村。
走访各家各户,深入了解农村情况。
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村内除了普通常见的玉米等经济作物,还普遍种植了其他的各类蔬菜。但是由于天灾的影响,今年的收成见效甚微,实践团成员针对地区的环境情况对庄稼的品种选择以及虫害防护等方面与农户交换了意见。同时在农户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与农户一起到达了村内的动物养殖场进行劳作,在劳作中增进与农户的感情从而更自然的与农户交流各个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症下药。囊括作物种植,牲畜养殖,病虫防护等。
开展农民夜校,增长知识运用于实践。
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科技下乡不仅要让科技进入农户,更要让农户懂得科技,这是个漫长而严苛的过程。为此,扶贫队长开展了“农民夜校”活动,讲解国家政策以及科技在农事中的应用,包括备足底肥、耕翻整地、选择良种、晒种拌种、测算播量、确定播期、科学追肥等,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科学有效的种植成为时代潮流。
持续跟踪,打通最后一里路。
在更深入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由于没有平台,与外界的交流有限,以及村内交通的不便捷,导致村内优质的作物或产品卖不到好价钱。对此实践团于当地村委会协商,不妨与一些加工厂直接合作,同时着手建立线上平台,对商品进行二次包装,让这些产品真正可以走出去。
山西大同大学的帮扶团已深入十九墩村多年,带领村户从了解政策,推行政策,使政策在村内落地生根,花费了极大的努力,每次的实践帮扶很快就会结束,时间虽短,但体验不会短,实践团也持续的在跟进村内状况,实施科技支农,助力全面小康是历史赋予广大青年学生的神圣使命也是所有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农业来说也同样如此。把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是一项必须实行的艰巨的任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20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