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埠,作为浙江四大古镇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三缸五坊六行十匠业”等十余种民俗文化资源盛传其间。非遗是古镇岁月的沉淀,而相片更是能让时光留驻。为此,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禾”实践队深入探寻游埠当地人文风情,用光影定格古镇时光,叙说古朴故事。
晨光熹微,由南向北长达520米的早茶街早已坐满了村民。“一杯茶,一元钱,可以喝上一晌午”,就着香气弥漫的酥饼、鸡贼骨,品着热气腾腾的清茶,村民们在长条桌旁开始了早茶时光。早茶街的热闹每天都在上演,而其间幕幕经典定格于相片中,无声纸张,却凝聚了有声有色的古镇生活。


一个不成文的共同习惯慢慢成了一种文化,牵动着古镇风情,而那潜藏于古朴街巷、旧时匠铺中的匠心精神,更是维系着人文底蕴,成为古镇内核。“12岁开始做秤,今年82岁,我做了70年。”“别小看竹编,他可是一种文化。”朴实的话语和手工艺人们的照片一同刻印于明信片上,而言语之中的匠心更是刻印时光,让这份专注和坚守世代延续。


而游埠的风情不止于此,梅雨沾湿的传统建筑,古法酿制的百年酱坊等,无不汇存于影像定格、留迹于方寸纸间。踩着青砖石板路,走进幽深巷弄,“青禾”实践队也是这场时光之旅的同行者和记录者,正如负责拍摄制作系列明信片的队员方哲所说:“游埠底蕴深厚,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留住非遗的记忆,也是我们的荣幸。”


目前,实践队已设计制作了“早茶文化”、“匠心文化”、“五马归槽”等系列明信片,并在明信片背面附上了游埠特色绘本、童谣等实践成果的二维码。后续,实践队还计划完善系列明信片以形成特别的宣传手册,并与当地政府合作,让更多人领略游埠之美,传播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的馈赠,保护非遗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在这千年古镇,青禾实践队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将时光珍藏于相片中,保留游埠的古朴记忆,让更多人了解游埠风情。
供稿/李琳琳、黄银、宋逸颖、王静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3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