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巢湖学院赴环巢湖乡镇开展名称起源调研实践团队在结束了重点调研的四大古镇后,又继续前往了环巢湖十二乡镇中的中庙镇、白山镇、三河镇以及中垾镇四大古镇进行走访与问卷调查。
湖天圣境人间蓬莱
作为调研第五站,7月16日上午团队成员一行人乘车来到了湖天圣境------中庙镇。随之引入眼帘的便是那水光潋滟的湖面,湖心屹立着姥山岛,湖岸有千年古刹忠庙,与姥山岛隔水相望,可谓“人间蓬莱”。即使在强烈的日光下湖面也是那样的平静,似乎是对中庙镇文化历史底蕴的一种深厚的沉淀。
通过与看守中庙的老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中庙又名圣姥庙、忠庙,古因居巢州、庐州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在结束了老人们津津有味的为我们讲解有关中庙镇的历史与文化后,团队成员便开始进入庙中开始参观,一睹老人们口中中庙的风采。
进入中庙的大门后,便能感受到整个中庙带给人的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整个庙宇楼阁重檐飞出,似丹凤之冠,在阳光的照射下,灿灿生辉。身临中庙,八百里巢湖尽收眼底,让人不禁想起有首诗曾曰:“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徙倚首重回。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
白山齐嘴治水胜迹
根据网上资料,白山镇位于巢湖南岸,以镇街区位于白石山脚下而得名,古称“晾网城”。名称起源虽简单,但并不妨碍团队成员更深一步探寻其历史文化的热情,于是7月16日下午团队来到了白山齐嘴治水胜迹——白山镇。
通过当地人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白山镇是一座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的古镇。集镇边有海拔120多米高、象雄师高踞的白石山,与巢湖岸边的袁家山遥遥相对。“白石冬雪”自明清时起就是庐江县有名的“八大景”之一,山上古木参天,茂竹修长,掩映在半山腰的晴雪寺古色古香,更有望湖亭、仙女池、钓鱼台等诱人景点,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白石天河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白玉带依傍、护卫着白山大地。
为进一步领略白石山风采,团队成员步行至白石山脚下一探究竟。巍峨的白石山果真是遍山郁郁葱葱,依白石天河沉稳的矗立在大地之上,仿佛是在守护着白山镇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千年水乡名人故地
清《合肥县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汇舒、庐、六渚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通过翻阅史料,可以得知有关三河镇名称起源的部分记载,为了使所获信息更为充分,7月17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千年水乡古镇------三河镇。
三河镇素有“千年古镇、风云战场、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誉,让团队成员心生向往,到达此镇后,确实感受到了“俯仰皆为古迹,呼吸尽是遗韵”的气势。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过路人进行走访,我们了解到三河古镇是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古名鹊渚、鹊尾、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它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实践出真知,通过三河镇居民的介绍,让团队成员对三河镇的名称起源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锚链之乡美食名镇
初闻中垾镇之名,团队成员对其“垾”字无法理解,后通过翻阅书籍,在《中华大字典》《辞海》中释义:“垾者,小堤也。”而资料显示,《六书本义》《康熙字典》还有一种解释:“岸”俗作““垾”。也就是说,“垾”“岸”同义,也许中垾之名是缘其地临水为岸、状若小堤而得。为了进一步求证,最后一站团队成员前往了素有“锚链之乡”美誉的中垾镇。
南濒湖,东怀河,水运流畅;左依巢,右连庐,陆路通达——中垾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肥土美;古今鱼米乡,禽畜养殖地,物产丰富,可谓是“休闲最佳地,文化歌舞乡”。想必在这座古镇中,其地名文化与悠久历史一定会耐人寻味。
当地的老人为我们具体介绍了中垾镇的名称由来:中垾早期地理形貌,其地西壤连接高冈,东、南、北三面临水,堪称一条湖堤。而其三面临水,是为通东西、交南北的中枢要津,就岸建埠,名曰“中埠”,随着人旅货运昌盛,“中埠”渐渐成为中垾地域的代称。听完老人的介绍,不禁感叹每一个地名背后悠久而富有历史底蕴的地名文化。
通过对乡镇的走访和调查,了解其背后所涵载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村名蕴涵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乡镇名称文化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加深当地居民对乡镇名称这一“特有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历史名镇,巢湖古韵,团队成员在调研活动中收益颇丰,大家也将不断前行,寻求乡镇文化内涵,以饱满的热情去追寻乡镇名称起源及发展规律,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探索古镇的符号和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38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