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7月24日,在琅琅读书声中,安徽师大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庐江县东风村的孩子走进了“尊师礼仪”课堂。
志愿者以“程门立雪”“曾子避席”两个小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感受古人刻苦求学、尊师重道的精神。“杨时真好学!”“曾子是个知错就改的人!”讲台下的孩子们纷纷发言。紧接着,志愿者引导学生以古人为师,将尊师礼仪牢记心中。
为了带给孩子更加直观的感受,志愿者以一节课为例,设置了一系列情境,邀请学生共同参与。“预备铃打响了,但是老师还没来,大家应该怎么办呢?”“坐好!”“读书!”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着。志愿者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并加以总结——“预备铃打响以后,作为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听到老师的提示后,讲台下的孩子们立刻坐得笔直,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可爱极了。
“上课!”“起立!”“老师好!”孩子们大声地向老师问好,认真地行着鞠躬礼。志愿者一步步地模拟一节课的流程,孩子们回答问题特别积极,一个个都将小手举得高高的,喊着“我!我!”。志愿者顺势给孩子们讲起了课堂举手礼仪——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看到老师的示范,孩子们都放下了高举的小手,学着老师的样子做起来。课堂上,师生互动充分,孩子们参与度高,气氛十分热烈。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来到了“尊师礼仪”课堂,志愿者随机设置了一个情境,邀请家长参与课堂互动。“如果家长来到学校,见到了老师,但是呢,他们之间互相不认识,你该怎么做呢?”“介绍!”志愿者随即请出了那位家长的孩子。小男孩羞涩地看着他的母亲和志愿者,微笑着不说话。在志愿者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怯生生地说,“老师,这是我的妈妈。妈妈,这是我的老师。”声音虽小,可是同学们都对他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小男孩一蹦一跳地下去了。
课堂上,平时有点小调皮的孩子们,都以“尊师礼仪”课堂的规范要求自己。而讲台上的志愿者,看到认真的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结合自己的支教经历,说起了“当老师”的感受。她说,这些天的支教经历,最大的感受便是老师真的为学生付出了很多。老师的付出,有看得见的辛苦,更多的是幕后不为人知的操劳,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师的心。志愿者的动情讲述也打动了课堂上的孩子们。他们抬起专注的脸庞,望着台上的老师,以及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各位老师们……志愿者将安徽师大的支教老师们请上了讲台,孩子们站得笔直,大声地说:“谢谢老师,你们辛苦了!”并对讲台上的老师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们已经将老师教的“鞠躬礼”记在心上。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社会更应传承、弘扬。安徽师大的志愿者们结合实践地情况与自己支教的亲身经历,为东风村的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尊师礼仪教育”课,将尊重老师、敬畏知识的种子播洒在孩子们的心间。(安徽师范大学文/张云云图/陈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42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