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景,美得不可方物;
这边的人,热情淳朴善良;
这个盛夏,品味酸甜苦辣;
这段经历,注定难以忘怀。
时间快得让人猝不及防,还来不及细细品味这里的生活,一个月的富川挂职生活就即将结束了。皎月当空,万籁俱寂,我靠在床头回想这里的一人一物,一瞬间,过去的画面竟历历在目。
在我眼里,富川有国定贫困县的标签,更有绿水青山给人的遐想、朴素民风给人的舒适。
乡村一景
位于莲山镇的广西第三大水库——龟石水库
农户目送远离的走访干部
印象最深的还是扶贫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从不以为是到发自内心的敬佩,从一知半解到目知眼见,这个过程让我有过很多思考。
富川乡村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带着疑惑,我请教了莲山镇一位干部,得知整个富川的土地类型多为山地,群山环抱,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不利于招商引资,制约了规模产业的形成,产业扶贫开展困难,加大了贫困的发生率。无疑大自然给予富川“依山傍水”,同时也让富川“四面碰壁”。
群众要脱贫,生活要蜕变,先天不足是“硬伤”。但在这里,我看到了后天的努力。
在乡镇府,书记、镇长永远是最后一波走进饭堂的人,有时看着他们直接站着吃饭的身影和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不禁肃然起敬,甚至突然间充满了斗志。在饭桌上,几乎每个领导干部讨论的话题,无一例外,除了扶贫工作怎么开展,就是某某贫困户怎么怎么样。加班更是常态,凌晨的莲山镇人民政府外面的街道是漆黑寂静,人民政府里面的办公楼却是灯火通明。
凌晨的莲山镇街道
莲山镇人民政府凌晨的办公楼
脚要脱皮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整个扶贫工作都要基于“入户”来开展,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在基层挂职乡镇团委书记助理近一个月了,我深知“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这短短三句话之所以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者用汗水浇灌的。
在这里,上级要求领导干部每个月至少要下乡一次,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下乡。下乡入户需要基层领导干部一步一个脚印,深入贫困户家中掌握实情。
精准扶贫,讲究的是对象、内容、目标、措施、考评的全方位精准。一个“产业覆盖率”指标,只是纸上一串不起眼的数字,却是基层工作者脚下丈量出来的。他们不惜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走访询问。为了确保采集的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和客观性,他们往往都是反复地走访贫困家庭,耐心咨询,详细登记,认真核实。作为一名数学系学生的我,每当使用二手数据时都觉得信手拈来,殊不知这些数据是这么的来之不易。
团队成员随干部入户收集信息
只有端正态度,才能服务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态度端正了,才能放下“茶杯”,走出办公室,下乡入户,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民说话,为民办事。我曾有幸参加莲山镇的每周扶贫工作例会,镇长的一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谨记于心。会议现场,你能看到的和听到的是领导毫不含糊指出工作汇报中错误的恪尽职守,而不是简单下属汇报,领导“翘脚”应付了事。
莲山镇的每周扶贫工作例会
手要脱皮
整理档案看似简单容易,实则一点也不轻松。2015年莲山镇识别了1536户贫困户,需要对他们开展扶贫工作。整个扶贫工作中会分发各式各样的档案材料,最后全部汇总到扶贫办档案室。档案材料往往都是堆积如山,归档入库前需要管理员一一翻阅并认真核查,确保无误后方可入库。
堆积如山的档案材料
扶贫办档案管理员在整理材料
在这里,我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核查一户一档材料中的“八有一超”,每项指标都要过目,发现问题的就用便签一一标明,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在少数。实习接近一个月了,对于扶贫材料我也只接触了冰山一角。材料过于繁杂,管理员有时也觉得难以下手。不得不感叹,扶贫工作没有耐心和细心是做不来的。
团队成员正抓紧时间核查一户一档材料
嘴要脱皮
基层干部要经常入户,与贫困户沟通交流。而很多贫困户文化程度较低,有些甚至还是文盲,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的年迈老人,往往对国家政策不了解,进行宣传动员工作时也比较费口舌。还记得副镇长第一次带我们下乡入户的夜晚,我们挨家挨户的走访,从太阳刚下山一直到凌晨才走访了8户人家。
赶在太阳下山贫困户休耕后进村走访
副镇长告诉我,想要掌握贫困户的家庭实情,就要定好规划,研究好脱贫对策,跟他们一起一步步实现脱贫摘帽,更要把“心”交给贫困户,这样贫困户才会把“信任”交给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副镇长在每进一户人家前都能跟我介绍该户的基本情况。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很多,能清楚地记得每一户的情况,不单单是一两次的走访就能做到的。
莲山镇沙洲村的一户贫困家庭
有时,帮扶工作的开展并非顺顺利利,遇到不配合的贫困户,我们就得苦口婆心地跟他们交流和沟通。在一次走访中,一位寡妇一直强调儿子在外打工没供养她,生活困难,还不能脱贫。可后面副镇长告诉我,这户已经达到脱贫标准,她儿子一直都在供养着她。听完副镇长的解释,我才反应过来,即使知道实情的副镇长,在跟她交流过程也并没有直白地提及要她承认脱贫的话题,仍然是以慰问她的生活情况为主,这才是真正的体恤民情啊。事后,我问副镇长之后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副镇长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以后每个月都会定期来这户人家走访几次,多费些口舌跟她沟通,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让她信任我们的工作,做扶贫工作是光荣的,再劳累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扶贫工作就是这样,只有与贫困户交心,才能用真心换来信任。但是想到基层干部们有苦不能说,有泪不能流,不由得心酸起来。
副镇长与贫困户沟通交流
群众脱贫了,干部也脱皮了。我曾采访过一位基层工作者,什么才是扶贫工作最难的部分。他告诉我每一步都很难,但最难的时期都走过来了,就剩最后一公里,只要保持恒心,就功到自然成。
每个贫困户的脱贫都来之不易,每个基层工作者都值得敬佩。在富川,有不少领导干部是自愿来此挂职的,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千方百计让人民满意。在这里,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领导干部就是人民的好“公仆”。正是他们,用青春年华换来群众的美好生活。我坚信脱贫攻坚战再难打,只要有这样一群基层的“战士”,富川的明天会更好!
凌晨仍在加班的扶贫工作者
旅途虽短暂,记忆却绵长,脑海中闪过的每一次走在乡间小路的夜晚,每一只散布在乡间小路上闪烁的萤火虫,此刻在我眼里都变得不太平凡,想说的只有一句——此行无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49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