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汇聚中西医症候,传承中医文化经典-山东大学“医带易路”实践队开展中医证候转换工作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张姝涵

8月24日,山东大学药学院“医带易路”社会实践队在趵突泉校区中心花园组织会议,此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中医语言证候的进行转换。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管理模式大部分建立在现代医学体系上,中医药面临语言等方面的屏障。语言转换工作主要通过前期文献调研、中期结构式访谈、后期问卷调研三个阶段完成。本次会议前期所有队员已按照计划搜集分别进行了文献整理工作。早晨八点,团队集合完毕,首先由每个人介绍自己整理结果。按照西医科室分类,本次选取妇科、内科、传染病三大类别,将文献中中西医诊断病例进行归纳总结,双向转换中西医语言,并总结典型证候的治疗方剂。经过会议商议共计100例疾病,如“脾虚证”与妇科“泄泻”、内科“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相关。队员们通过文献整理,提升了自身文献检索的能力,对中西医诊治、治疗方案有了一定认识。前期语言转换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团队计划会通过已建立的团队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献调研成果,内容主要分为中医证候、相关疾病、防护与保健、治疗与用药等方面;同时将前往齐鲁医院进行访谈工作,希望通过根据医生近年来临床中西医诊治经验对我们此次项目有一些指导。

本次语言转换工作对专业术语反复确认,避免出现低级错误。严格把控所引用文献质量,以保证转换工作有据可循、有理可依。队员们通过此次语言转换的经历,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更加深入,更是实际应用到生活工作中,综合考验了每一个成员的实践能力。希望通过本次团队研究成果对“中医药推广”略尽己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3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最新动态】法学院“法护青春”—青少年暴力行为预防实践队赴济南市中小学调研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振兴国运恒昌的历史重任。然而,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危害社会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案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犯罪手段愈加残忍,行为愈 …
四川农业大学观雅安乡村旅游初成
看乡村 话旅游撰稿人:巫岩8月12日,四川农业大学叶落澜华团队来到雅安市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并对其中的余家村、牛蹍坪、中里村、红草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余家村支部书记何明勋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了草莓蓝莓采摘园 …
大学生走进泉州:海丝情,两岸魂,砖雕记忆永流传
砖雕,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砖雕以青砖为原料,进行深度雕刻。而泉州砖雕的独特之处则是在于运用当地特有的赤土,烧制成红砖,进行雕刻,也就是红砖砖雕。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
青岛农业大学赴四川实践服务团:深入大凉山,科普点亮贫困儿童未来
“老师老师,明年你们还会再回来吗?”  “老师,我保证上课再也不插话了,你们别走好吗?”  7月24日傍晚,一圈圈灯光在特布洛乡浙建希望学校操场亮起。原来是孩子们自发打着手电筒给青岛农业大学赴四川实践 …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各地区寻访优秀农林人
青岛大学生走进大凉山,用科技知识温暖留守儿童
绿水青山的大凉山深处,有一群孩子渴望看到牧草和牛羊以外的世界。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四川实践服务团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带着满怀的热情和充分的科技知识准备,来到凉山州昭觉县嗨列洼取村为留守儿童打 …
暑假之旅:电子设计竞赛
冥冥中暑假已经接近尾声,然而这个暑假注定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短短的一个半月中,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喜怒哀乐、酸甜苦乐,从准备到应战,从失望到希望,从白天到黑夜”,这就是 …
爱在大凉山,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7月20日,青岛大学生志愿者们给凉山深处嗨咧洼取村孩子们带来的科技课堂正式开课,志愿者们从青岛出发,历时70余小时,只为给孩子们带来一场科技盛宴。让孩子们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有走出大山的信念与勇气。孩子 …
加快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
8月22号,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七个娃”宣讲队在橘子洲开展了宣讲活动,此次宣讲活动的主题是“加快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旨在通过访谈以及有奖问答的形式向游客们传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理 …
三下乡实践心得:不忘初衷,不负此行
  躺在家里软软的床上,我想着过去十多天里的点点滴滴:每天用镜头与每个人“打交道”、新闻稿上写的是我眼中的细微却不渺小的事、与队员一起包饺子的欢乐、躺在又凉又硬的教室地板一觉睡到天亮……  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