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22日电(通讯员 何志军) “故里献馨香,群星拱北,过劫海千帆,问淮上伟人安在”。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同时,淮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故乡。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12个春秋。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苦难深重。周恩来童年饱尝生活艰辛,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值周总理诞辰120周年,为学习和弘扬恩来精神,8月1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541实践队参观了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
在周恩来纪念馆内,实践队全体成员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牌前合影。初来淮安,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的纪念牌和纪念海报。不忘初心,学习恩来。在新的时代,恩来精神仍在砥砺着新青年奋勇前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魏雪 摄
在陈列馆内,实践队员重温了周总理奋斗不息的一生。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为国为民。这座陈列馆记录了周总理一生的奋斗历程。事实也正如展室所表达的那样,周总理一生保持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和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志军 摄
实践队员在陈列馆内参观周总理革命时期的旧物。照片上的这些馆藏,是周恩来总理使用过的物品。衣物、匣子、板凳.....无不简朴,从中便可以领悟到总理的廉洁奉公的作风。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志军 摄
实践队员参观记录周恩来同志在南开上学时的作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志军 摄 《避暑记》收录于《周恩来早期文集》。这部文集收录了很多周恩来早期著作,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周恩来早期的思想变化及从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成长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光辉历程。在他出生、成长的时代,中国内忧外患却积弱不争,这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因此,他用诗文来抒发对祖国深厚的热爱和富强祖国的雄心壮志。
实践队员在参观纪念馆内周总理与人民群众的浮雕。周总理始终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无不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志军 摄
实践队员在参观将周总理骨灰抛撒至祖国大江南北的飞机。1976年1月8号,周总理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了广泛的悼念,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生前,他嘱咐道:“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正在周总理一生的写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志军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