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号至7月14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探访了西安,走访了梁家河,参观了延安红色革命景区……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但是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影响永远不会结束。它让我们走出课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上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7月11日,实践团全体师生冒雨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和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和杨家岭是中国共产党驻延安时期的两个革命根据地。实践团师生首先赶赴的是枣园,坐落在园林中央的是一座苏式小礼堂,在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赴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小礼堂的正对面是当时中央五大书记一起昂首阔步的铜像,惟妙惟肖的铜像,将五位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展现的淋漓尽致,雨中的铜像,依旧意气风发。绕过铜像,拾级而上,是各位领导人的居住区。这居住区其实是一间间简陋狭窄的窑洞,但就是在这阴暗破败的窑洞里,先辈们结合当前形势,总结以往经验,写出了不少文学巨作,为中国革命指引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随后实践团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首先看到的是中央大礼堂——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数不胜数的中国共产党员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共商国家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讨论了新中国的美好明天,为未来规划了一张新的蓝图。此次大会要贯彻延安整风的精神,通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达到“同心同德”,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谈及延安时,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延安精神,当被问及何为延安精神时,却沉默不语,许久才支支吾吾的说出“永不言弃的革命精神”。对,却不全面。通过这次实践,我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延安精神。在杨家岭的中央礼堂,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了,在那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时代,革命者们却能坐在那谈论新中国的未来,展现了革命者们积极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精神;在枣园的那一排排简陋的窑洞,诉说着革命者们艰苦奋斗,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那杨家岭山脚下一块小小的菜地,是毛主席亲自耕耘的,那一条贯穿枣园的幸福渠,是革命者们辛苦挖掘出来的,一块菜地,一条小渠,传达出的是革命者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总结了各方面经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亦是在延安时期。延安精神的内涵是如此的丰富,在当下,延安人民依旧用延安精神来约束自己,用延安精神来发展自身,用延安精神来实现自我……
习总书记曾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故而,12号,实践团队前往了梁家河,重温习总书记的成长道路,去求取那大学问。
在梁家河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习总书记当年艰苦的生活,那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那用摩托车换来的磨面机,那代销店无一不体现的是习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村口的水井表现出习总书记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先后写过超过十分入党申请书,却均未被批准,他没有气馁,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矢志不渝跟党走,为百姓谋利益。这就是习总书记留给我们的梁家河精神。梁家河的经历让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的根基深深扎在中国最广阔的土地上,扎在最广阔的人民群众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务实,着眼于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都归功于习总书记那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归功于梁家河的大学问。
延安精神和梁家河精神均是当代青年要学习与弘扬的精神,此外,我们还需磨砺自我意志,提高自身本领。在学习上也应坚持这种精神,把专业理论知识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来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注入新的活力,为国家续写新篇章。
13日,实践团队走访了西安,去亲自感受一带一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实践团队师生共同参观了古丝绸之路展厅,了解了当时发达繁荣的社会经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雄浑博大的文化艺术以及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随后,实践团师生访谈了西安市的民众,了解了近年来陕西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扶贫政策等民生问题。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革命精神和一带一路下西安所取得的成果,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比起延安时期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新时代还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遇事从容应对,积极乐观,处事不轻言放弃,实事求是。还要甘于奉献,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