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地信学子三下乡: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通讯员 孙敖然)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号召,继承与宣传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2018年8月25日至27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6名学生前往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8年8月25日上午,“人文徽州”赴黄山市调研暑期实践小分队前往祁门红茶博物馆和屯溪老街。
图1 实践小分队赴祁红博物馆合照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目前,这一套繁复的加工工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也诞生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队员们通过对博物馆内展物设施的参观以及和工作人员的交流对祁门红茶制作工艺、文化传承和历史背景等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图2 屯溪老街(牛晶晶 摄)
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队员们在参观的同时被老街所展现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更加坚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2018年8月27日,实践小分队又来到西递、宏村进行活动开展。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是徽州文化和徽派建筑最具典型地方传统特色的古村落。1999年12月,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3 西递古建筑群(牛晶晶 摄)
此后两村声名鹊起,大量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直接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收入的提高也一定程度的反哺了古村落的保护。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商业化冲击,如今的西递宏村之所以让人觉得商业气息太重,古村落变成了一种商业的布景,这虽然不能说与历史保护背道而驰,但也没有保护古村落的真正内涵;同时在维修古村落的时候不适当的建设开发很容易就破坏了其原有的风貌。
图4 图5 队员们参观古建筑(牛晶晶 摄)
西递宏村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作为民居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我们的无价瑰宝,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该对它们足够的重视,因此,保护古建筑刻不容缓!
此次“人文徽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奔赴多个地点,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古建筑和祁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西递宏村更是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能让更多的人重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7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