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不一样的三下乡成长旅程

来源: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 作者:曾小容

  盛夏的七月,刺蛰的阳光倾斜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我们怀着期待和激动,却也掺杂着小小担忧的心情,怀着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队长的指导下,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与实际行动成功的完成了我们的第一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虽然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可对于我来说,这一次的集体三下乡却是一次平凡普通中的不一样的体验,我第一次当组长安排协调队员间的工作,第一次上讲台当老师,第一次被自己所教的学生喜欢和送礼物,第一次体会到在送学生回家时的担忧和责任感,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包饺子,第一次……好多好多的第一次,每一次的第一次都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有担忧,有兴奋,有开心,有……每一次都在促使我一点点的成长。在那里,每一天都不一样,即使回家已有两个星期了,我还在时不时想念大家一起的生活。

  在三下乡期间,既让我担忧,又开心的是“我是后勤组的组长”。身为组长,我担任安排着整个队伍的一日三餐和清洁卫生等后勤工作,在来之前,以为只是做饭等小事,可最后才发现并非如此。在我第一次去买菜,我要考虑买什么、买多少、价格多少才既合理又能为队伍省钱,并且要考虑同学会喜欢吃什么,也要计算买菜的时间和回校做饭的时间,我原来都不知道,我们需要考虑这么多的问题。根据情况,为了节省时间和结合大家的意见,我组织了做饭小组讨论会,讨论明天做什么早餐、猜想吃什么既便宜又合乎大家心意,还有明天如何安排人数做饭买菜,常常激烈又笑声连连,突然觉得这很有趣啊!

  因为是组长,所以我担心我会做得不好,害怕辜负了队员对我的信任。但是,细细品来,我想我做到了。我也很高兴,我更快的融入了这个队伍,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卖菜老板的真心对待,作为组长,我得到了一次实际的管理安排的实践,我得到与同学不一样的成长经历,懂得了一些珍贵的道理,我庆幸我加入了这个实践队伍,我庆幸我是这个队伍的后勤组组长。

  我记得有这样的诗句赞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记得有这样的诗句赞美老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还记得有这样的诗句赞美老师“新竹高于旧竹,全凭老干为扶持”。这些诗句,无不赞美了老师的伟大。这一次,我成为了一个小老师,体会到了身为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开心高兴,突然间感觉当老师的责任心一下子爆棚,在课堂上,我希望他们认真学习,我想教他们更多的知识,我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学到我所讲的全部,但又担心我讲的课他们听不懂。虽然我现在只是一个三下乡的临时老师,可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我就是一名真正的老师,我是他们的老师,为他们的认真感到开心;为他们有时在我课堂上打闹而感到着急;他们听劝我的话而感到欣慰;又会在看到沉默的学生想了解他们的内心,看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就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因为学生们上下学都要经过一段很长的公路,车来车往,是学生安全的一大隐患。因此,我们支教队伍在放学后需要负责送学生回家。“送学生回家”,这听起来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力四射、精神旺盛的小学生啊!乖乖的走路、听话,这好像有点难啊!送学生回家路上,“不要跑,小心点”“有车来了,走里面点,不要排成两列”“不要打闹”,这些成了我送学生回家时的口头禅,不时的也要跟着他们比赛跑步。哦……每一次送学生回家,我真的想变出更多的我,牵着他们的手,让他们跑不了。每次有车经过,我都很担心,前面看看,后面看看,紧紧牵着旁边学生的手,将他们保护在里面,而没想到自己就在更接近车的外面。那时的我想一定要护送他们安全到家。直到学生们都与我招手告别,我才完全解放。也许这就是老师的伟大之处吧。我们会不知不觉间因学生而渐渐的改变自己,心情随学生而喜而忧,所做的事情为学生着想,希望自己更优,希望学生会认可自己。

  三下乡期间,我们也遇到了困境,那就是可怕的停水,我们都知道,没有水,会做不了饭,喝不到水,洗不了澡,所有需要水的事情都做不了了。我还记得那天是2018年7月23日,从这天的晚上开始,我们经历了为时两天的“停水担忧”,时不时的停水,这可担心死我这个后勤组长啊,担心着大家没饭吃。我忘不了的是停水第二天,为了节约用水,我们组员商量做一次饭菜齐聚一堂的大锅饭,看着五颜六色的锅饭,大家都觉得这锅饭一定不会太差的,可谁能想到,悲剧发生了。电饭锅跳闸了,可我们的饭中夹着生米,没办法,我们得继续翻滚饭菜,又是加水,又是重煮,饿着肚子,我们真的好像是在闹饥荒,这感觉真的不好受,可从这场停水风波中,我们也再次领悟到了水的重要性,想着以后可不能再浪费水资源了。

  可是,三下乡中,不管是做饭和当小老师,还是经历的停水风波,每一件事都充满了趣味。为了更加丰富我们的三下乡生活,我们队长决定包饺子晚会活动。可我们美好的设想,总会遭到现实的残酷打击,当我们去买饺子皮和食材时,已买不到饺子皮了,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自己弄饺子皮了。包过饺子的人都知道,饺子馅要很碎才比较好煮、好吃。但这个过程真的好辛苦啊!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切芹菜和胡萝卜馅料,切片,切碎;切片,切碎……一直重复这个过程,切完之后我们腿麻了,全身大汗淋漓,但看着这些馅料又有一种成就感,真是苦中带乐啊!我觉得最难以预料和有趣的就是大家一起包饺子,状况百出,要么面粉不够,打电话叫老板送面粉;要么包的饺子都粘在一起,成了一个“面包团”;要么包的饺子太丑和露馅;要么就是饺子皮太厚了……可谓是真真难以忘记的一顿饺子啊!可是,这是我三下乡的第一次吃饺子,我们也吃得很开心,大家齐聚一堂,有说有笑的,大大增进了队员间的感情,可以说是这一次的包饺子活动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记忆。

  三下乡的13天里,大家朝夕相处,互相合作,欢声笑语充满了双寿小学的每个角落,队员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之间建立了非常真诚的情谊。但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间,离别的时刻到了。虽然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是,我们相处过,我们就不再是路人。感谢这一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认识了一群顽皮又可爱的孩子;让我认识了一群负责任,有使命感的伙伴;也让我认识更好的自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8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民族风采 弘扬中华精神

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跨越千年时光,融汇了历史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儒德致学实践队员走进山东省的非遗文化之地,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感悟非遗传承的艰辛……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抗战展览馆的数智赋能红色传承调研之旅

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员们抵达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抗战展览馆进行实践调研。这次以“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的研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让实……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年之姿,扬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指引人民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在新时代更……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驱动下红色文化推动文旅发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智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传统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数智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成功:古韵新声,共鉴传承之光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于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是对春节深……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三下乡实践心得: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2018年7月15日的早晨,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扬帆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坐上开往茂名信宜北界镇双寿小学的巴士,开启了为期12天的下乡之旅。  在双寿小学的12天就好像12个月那么长,对于这个 …
青果支教服务团——传递爱与希望
暑假期间,山东理工大学青果支教服务团队前往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的一个小村庄支教,他们憧憬着支教生活的艰辛,渴望与农村孩子们的相处。支教期间,他们尽心尽力教授知识,孩子们也认真汲取知识,他们被孩子们的单纯与善良所打动,渴望着下一次的到来。…
扬起风帆之翼,感受双寿魅力
  一任风雨唯独行,心底纯净写人生。生活的美好取决于努力付出的心血,没有人会轻易收获。人生之美,在于付出和努力,人生之果,在于拼搏和执着。当然这需要志念的专注,心底无杂的纯净,以及风雨兼程的意志。 …
南工程学子赴洪泽湖畔,近乡邻查水质,探寻生命的起源
7月25日始,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水思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洪泽湖及周边区县展开为期10天的污水调研的活动。对洪泽湖进行水质及污染来源调查,以期为洪泽湖和邻洪泽湖的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利用提供一定可以参考的数据。…
陪伴是最温暖的誓言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助站的辛勤的工作人员。  陪伴是最 …
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到我们真正来到这里,仿佛一 …
下乡之行: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能认识扬帆社会实践队里的人,真是幸运的一件事。虽然我们相处的时间只是短短的十几天,但是,我从中收获了许多。  在双寿小学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有趣,每天都充满着趣味。我们每天晚上的例会,各个小组要 …
待巴城杜鹃花烂漫,我们再相逢------天大学子支教巴中光辉小学
  2018年7月19日,来自天津大学的11名同学们抵达四川省巴中市光辉乡中心小学开始了为期14天的支教旅程。  正式上课前,光辉小学的辜校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这所小学的背景和学生情况。“作为老师,在上课前必须 …
山东省大学生走进青岛调查市民对青岛地铁的满意度
  2018年8月2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夏息调研队来到青岛地铁3号线的起始站——青岛站,通过采访的方式调查人们对青岛地铁的看法。调研队由七人组成,他们分成两组,分别在出站口和周边地区随机采访路人。虽 …
PPP模式助力城镇建设——石大学子PPP模式实地调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遥光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进行PPP项目的实地调研。次日,实践队前往五莲县审计局金融工作办公室,就五莲县的PPP项目总体开展情况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