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鲁韵,绣丽山东。8月26日下午,法学院“行在鲁韵”实践调研团队来到调研第一站——济南历下区非遗展览馆,参观鲁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戎玉蕊工作室,戎老师向调研团队介绍鲁绣发展历程,发丝绣工艺以及工作室的发展情况。随后,调研团队对戎老师就鲁绣传承与革新进行了访谈。
在戎老师讲解下,调研团队了解到发丝绣发源于淄博一带,起源于男耕女织,发丝绣运用传统技术将发丝脱脂、染色,丝线不易断,根据作品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手工施于蚕丝织成的底布上。相对于苏绣的色彩艳丽,鲁绣更偏向于清隽淡雅。戎老师作品擅长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效果,特别是再现动物的皮质感。在工作室方面,为了更好地传播鲁绣文化,戎玉蕊一直配合历下区政府在百花洲宣传传统民俗文化,一直开班授徒,热心接待游客和调研的大学生。
在访谈中,老师借助作品就发丝绣的工艺进行细致讲解,现场演示发丝绣针法,团队成员对于运用发丝绣成的作品所展示的立体感惊叹不已。戎老师还谈到自己作为鲁绣的传承人之一,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发丝绣传承下去,鼓励更多的青年人主动了解、学习鲁绣这门珍贵的技艺。谈到鲁绣的创新,戎老师非常赞同将鲁绣与传统服装、时装相结合,与时俱进。
千年鲁韵,齐鲁骄傲。“行在鲁韵”调研团队,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58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