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无锡运河文化:江南水弄堂

作者:陈慧玲

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该市南长区,它以清名桥为中心、古运河为轴线,素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美誉。2007年年底,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修复后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延续了运河的历史文脉,成为“运河畔的露馆”。

“运河畔的露天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位于无锡市南门外古运河与伯渎河交汇处的清名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修,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长43.4米,宽5.5米,高7.4米,是大运河沿线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桥梁之一。

  清名桥下,是我国最早的运河——伯渎河。伯渎河又名伯渎港、泰伯渎,它西枕运河、东连蠡湖,长43.5公里,相传乃泰伯所开。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开通了一条“吴古故水道”(即江南运河),伯渎河是这条水道中极为重要的一段。

  “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这条河。”无锡市文化遗产局有关负责人章大为说,隋代初期,重新疏浚和拓宽了此段河道,并在城区新开凿了一段运河,使江南运河无锡段成为沟通南北的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无锡市实施古运河改道工程,改道后的新河道绕开古运河,使古运河失去了原有的航运功能,成为城市景观河道与泄洪排水河道)。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粮行堆栈在运河两岸集中分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带动了城镇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的繁荣。

  这种繁荣可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中窥见一斑。我们从清名桥上放眼望去,在沿河1.6公里范围内,仍保留了大量白墙黑瓦的古建筑,它们以古运河水弄堂和南长街、南下塘为骨架,垂直呈鱼骨状分布。

  行走在南长街的青石路面上,迎面而来的是朴素而富有韵味的老无锡生活方式。作为大运河无锡城区段景致的精华,南长街是吴文化、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的交相辉映之处。而跨塘桥至南水仙庙的1600米步行街,则是整个街区最核心的部分,它是古董艺术品一条街、民俗工艺一条街、丝绸一条街……

集诸多人文景观于一体

  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悠悠古运河穿城而过,撒落下无数历史文化珍宝,而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则有“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之美誉。

  据有关数据统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现拥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9处、牌坊8座、其他文物遗存17处,文化遗产之多、质量之高,在古运河两岸城市中屈指可数。更为难得的是,街区内文物遗址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诸多人文景观于一体,品类十分丰富。

  为传承运河文脉,2007年年底,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工程首期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即整治“一河一区”、打造“两桥景观”、启动“三馆建设”、恢复“四宅原貌”、修建“五条道路”、打造12个旅游节点。

  其中,对街区南长街两侧民宅的改造,是此次保护性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章大为介绍,南长街两侧江南民居,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历史最久的有400多年,房屋鳞次栉比,前街后河,家家都有砖石码头通向河中,不少人家干脆将支撑房屋的木、砖、石柱伸入河中,成为“枕河人家”。

  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明清建筑风格,修复工作始终恪守“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的原则,除一小部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被拆除重建外,3/4的建筑都按原貌保留了下来,“即使是拆除重建的房子,也根据原主人回忆老宅的样子,并参照老照片、邻居家的房子来建设,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原貌”。

  目前,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运河西岸部分已全部完工,东岸部分正在加紧推进,一幅“江南水弄堂”的文化风情画卷正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砖瓦曾是“小无锡”的大招牌

  离开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我们沿清名桥下的大窑路拐个弯,便来到了砖窑的世界——无锡古窑群遗址博物馆。

  该博物馆展厅总面积3000平方米,陈列着各类砖制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该馆是在大窑路窑群遗址的基础上建成的。大窑路窑群遗址位于无锡市南长区,窑群始建于明初,有砖瓦窑108家,分布在大运河东岸大窑路沿线和伯渎河南岸,长约1.5公里,曾有过“城南一望满窑烟,砖瓦烧来几百年”的盛况。

  作为中国古代砖瓦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无锡砖窑几乎与无锡“四大码头”同时产生,为诸多历史名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精美的砖瓦,如南京城墙所用城砖,就是无锡生产的。

  “明清时期,无锡砖瓦不仅供本地建筑使用,更是无锡兴盛一时的外销产品,成为‘小无锡’的大招牌。”附近居民说,1930年法国人在查桥(无锡郊区一地名)修教堂时,就曾选用浙江、苏州和无锡的方砖进行破坏性试验,结果无锡的砖一举夺魁,建教堂用的方砖全部选用大窑路的砖。

  如今,这些老窑大多已被拆毁,只残存了40余座,较为完整的不到20座,它们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60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音乐会通讯

11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歌声飞扬协会于玲珑学堂举办了“乐动心弦,梦绘未来”主题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旨在丰富师生的校…

心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

爱汇聚,筑梦想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携手并进 心灵共鸣”餐厅沙龙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11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

心与梦的交融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最新发布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8月25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哈尔滨站)活动参观了位于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中午13:30,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统一乘车前往731部队罪证遗址,14:00抵达目的 …
焊接科创团队进行机器人仿真
2018年8月27日至28日,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板焊接机器人三维定位”暑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团队继续来到山东大学焊接实验室,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焊接机器人运动仿真建模的实验。27日上午9点许,团队全体成 …
加强体育锻炼,保障身心健康——小橘灯支教调研团开展趣味运动会
小橘灯支教调研团开展趣味运动会…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实践团队赴无 锡古运河开展“走两千年大运河,寻新
运河保护。解放以来,无锡市历届政府都重视古运河的保护,但由于诸多因素及历史局限,古运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始终不尽人意,存在着重防汛、轻人文,重外围、轻城区,重新建、轻修复等倾向。最具原生态风貌。在 …
广东医科大学梅花香服务调研队赴文化之乡——广东省梅州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灯塔工程”的号召下,广东医科大学梅花香服务调研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情定梅花香,医普惠客家”为主题,前往广东省梅州市雁洋镇开展包括义测、宣讲、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力争服务乡村,回馈家乡 …
打响最后一站——湘大学子赴雨湖区人民政府
打响最后一站——湘大学子赴雨湖区人民政府(通讯员:马甜 金洁)8月27日下午,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三下乡”暑期调研团去往实地走访的最后一站——雨湖区人民政府。因为湘潭市内两所高校湘潭大学、湖南科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走近古运河 感受运河文化
近日,江苏无锡商院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走近古运河沿岸展开了“走近古运河,感受运河文化”运河忆的活动。   活动从清明桥开始,在清明桥,队员们通过对无锡古巷的考察,感受其昔日的繁荣与昌盛。 …
大国工匠
匠心,是指能工巧匠对自己的作品倾心竭力,而花费的精妙的心思;匠心,是指社会公员对自己的事业尽职尽责,所倾注的时间与精力。 ————题记…
情系乡村教育,传递浓浓爱意
  情系乡村教育,传递浓浓爱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乡村教育振兴实践队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 …
石雕打造禅意茶空间
(通讯员 张洁颖 张明阳)惠安雕刻技艺发源于古代黄河流域,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刻技艺在不断更新,石雕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无匠堂,将石头雕刻成茶具,实乃创新类石雕产品的典范。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