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见它
7月10号的下午,我们就到了天宝宫。说实话,对于自己来说,虽然以前也有去过古城,也见过各式各样,重修也好,古代遗迹也好,都没有这么大的震撼。一方面这次来的目的主要是真正地去了解建筑而并非游玩。另一方面,天宝宫是真正的明清时代所留遗迹(也有元代遗存),除了正常人为维修,很少有后代改造的迹象,这也是我们来到这里认识它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来这里我们不仅仅是要去了解一个古建到底有什么框架什么构造,真正需要了解的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古代遗迹,到底什么原因可以遗留至今,让这么多的后代可供学习的地方到底在何处,也是古代人究竟用了什么构建以及什么材料才能使这样一座建筑可以遗留几百年都屹立不倒。这也是我们来这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古代建筑之秘密。
走进古建,秘密所在
第一天由博学多广的杜教授带领我们从天宝宫的山门边走边讲解,一直到最后的真武大殿。他大到古建的发展经历,小到斗拱窗户的细节构造,都给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对照,作为一个对古建初初懵懂接触的我,顿时对古代建筑产生一种敬畏以及想要去探索的欲望,有时候甚至觉得古代人是多么的聪明智慧,是什么推动了古代建筑的发展,是什么原因使得古代几百年几千年的建筑在如今快速发展的遍地是现在高层建筑的21世纪还依然能得到后人的欣赏和模仿再加建。
古代建筑的每一个构建都有它实际意义,例如,为什么古代建筑会出现额坊?是因为如果让柱子的顶端直接放上楼板或者屋顶的话,则会由于受力不稳定,会使得柱子东倒西歪,额坊的出现就是为了连接柱子,就想杜教授说的,将这些柱子手拉手地连在一起,就会使得整个建筑更稳定。还有为什么斗拱上面要有平板坊,是因为它要去撑着斗拱,让斗拱有一个可以卡的地方,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让建筑美丽的同时,它的基本功能也跟得上。
斗栱的还有一个名称叫铺作、科。斗栱,换个说法也可以说它其实是圈垫层,有些斗栱是可以直接拿下来,对建筑并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古代建筑屋顶不像现代一样是平屋顶,他们的歇山,悬山,都有可能会遮挡进户的阳光,因此加斗栱也是为了让阳光更加充足射入室内。有些斗也是为了装饰作用,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壮观复杂,同时斗栱的构造也体现了户内住户的权利大小。
初步了解了瓜柱还有梁架结构,还有屋顶椽子,飞子,以及旺板旺砖的构造。还有大殿前面类似于台阶的原来叫阶条石,是台阶的边,为了第一个接受风吹雨打。雀替的出现是为了托着上面的额坊。加上柱子、斗栱、平板坊和里面的檩条,可以组成了相互依靠,相辅相成的结构系统。
宏观建筑,怀忘古人
那些建筑的小秘密,都是体现了古代的聪明才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身边的所有也许没有什么是高科技解决不了的,我们可以发明机器人,可以赋予机器人人类的头脑。可是古人呢,古人发明来自于何处?是智慧以及动手能力。也正是因为古人想的到,做的到,我们现代的很多才能在他们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创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真武大殿,它的正立面是根据透视原理而建。使用了“升起”,以中间的柱子为轴心线,两侧的柱子随着离轴心线柱子的距离越远而越高,以及柱子都是向里倾斜的,当我们站在大殿正门前的时候,根据我的视线,不会觉得两边是像“落汤鸡”一样,两侧建筑是“溜肩”的。而透视原理,早在雅典卫城山门的布局处也有所体现。在我认为,这是古代人类重大的发现,如今的我们,如果没有深入地去探究建筑,只会和人们的视觉舒适挂钩,并非想得到是因为透视而让人看建筑更雄伟。也许我们如今电脑的3D建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近大远小”,可是古人没有这些,是他们细致地观察和亲历的动手能力,才能发现这个重大的“秘密”。
后记
小小的构建蕴含着古代人民大大的智慧。古代建筑不像我们眼睛看到的那样都是统一的,相似的。每一座看似相似统一的建筑又处处存在着不统一,即变化与统一。古建里面蕴藏的秘密是我们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后人的几百年才能探究个明白的。通过对古建筑的认识,我们也该懂得,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现代也好,古代也好,我们首先不是对其外观进行评价,我们要从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功能,甚至每一个构建中去寻找属于这座建筑自己的秘密,这样我们才可以从建筑中得到它真正想要告诉我们说的“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6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