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月27日至8月3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延安红色巡访团在延安革命旧址、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红色学习走访调研,沿红色记忆,悟红色精神。
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地区革命斗争史的纪念馆,主要宣传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8月28日,赴延安红色寻访团一行人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内的解说员声情并茂地依次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到陕北、未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奋斗、八载干戈战延安、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窑洞大学育英才、自力更生奏凯歌、延安整风铸党魂、为和平民主而奋斗、转战陕北,夺取胜利十个单元向学员们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陈列厅展出照片及文物千余件,模型、油画、雕塑以及场景复原等让巡访团队的队员们身临其境,感受着这壮丽的历史画卷。巡访团带队老师高雪纯说道:“我感觉我就像穿越了一样,体验到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我无比深刻的感受到当时人们对胜利的向往。”
最后队员们来到展览着战争年代时使用的枪炮展厅。解说员说:“是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当然,巡访团队员们深知,这只是宣传口号,仅仅简单的小米加步枪在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不可能取得这最后的胜利的。
枣园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其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景色秀丽,环境清幽。8月28日下午,寻访团来到枣园,这有着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巡访团依次走进了这些革命旧居,这是国家领导人生活过,写下辉煌历史篇章的地方。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周恩来同志旧居中橱窗里那件“三用大衣”,这件大衣现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所谓“三用”即雨天作雨衣来挡雨,晚上作为大衣来保暖,冬天则让大衣回归本色来御寒,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紧接着队员们参观了中央书记处小礼堂,书记处小礼堂坐落在绿树环绕之中,砖木石结构,礼堂呈凸字形。当年中央书记处在这里举行过各种会议、舞会、宴会等活动。参观中央书记处礼堂后,队员们一同来到国家领导人的雕塑前合影留念,在红色革命历史熏陶下,众人情不自禁高呼道:“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将深深地镌刻在每个队员的心中。
生生不息的梁家河精神
8月29日,红色巡访团队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梁家河参观学习。众所周知,上个世纪,梁家河村还是一个贫穷的陕北小山村,在60年代末,迎来了北京插队的知青。他们斗志昂扬,带着青春特有的激情,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带领村民摆脱贫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陕北小村庄,就在这样一群普通的北京插队知青中,走出了我们新一代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
一路上,队员们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窑洞、知青井和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总书记留下足迹的地方,队员们倾听着总书记艰苦岁月的历练故事,接受着一次次的冲击与震撼,一次次洗礼和升华。其中在村史馆展厅一展示牌上写着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岁月里所过四大关,一是跳蚤关,二是饮食关,三是劳动关,四是思想关。在那个激情昂扬的岁月,在艰苦的环境之下,习总书记由一个懵懂少年走向思想成熟的青年。据解说员介绍,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带头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带领村民修建了第一口沼气池,亲自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此外还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和代理小商店,其身上闪耀的“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梁家河精神跨越时空,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梁家河一行,队员们走在习总书记曾经走过的黄土地上,感慨万分,收获良多,队员汪江涵说道:“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作为西农学子,我们要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习总书记说过:“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66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