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早上8点,我们十个队员终于迎来了先前因党课原因需留校两天的队长,彝我之明队十一人正式集结完毕,开始了今日的实践调研。
在五棵树村党支部宣传委员、村委会村委主任普委员的帮助下,我们顺利的联系上了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馆的负责人毛主任,并前往进行参观。针对阿诗玛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阿诗玛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虽然我们在寻找文化馆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在热心的彝族村民的指引下,我们还是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由于文化馆分别在2007年与2015年进行过搬迁,现地址已改为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环城东路137号。文化馆墙上挂着一串串晒干了的玉米、红辣椒等与彝族特有的装饰物,充满着阿诗玛文化气息。展示馆主要由彝族撒尼刺绣项目馆、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馆、彝族大三弦项目馆以及毕摩文化项目馆等馆组成。
负责人毛主任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上面详细地记录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紧接着,我们进入了刺绣项目馆,观看了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刺绣作品。撒尼刺绣针角细密,工艺精湛,图案构思巧妙,组织匀称,色彩明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际艺术价值,充分体现出彝族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接下来是撒尼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馆,《阿诗玛》刻画了阿诗玛和阿黑不屈不挠同强权势力作斗争,最后变成了群山中的回声”和石林中的“石峰”——阿诗玛,把美丽留给人间的故事,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在传颂长诗《阿诗玛》常需要音乐来伴奏,其中主要的乐器是大三弦。大三弦是撒尼人娱乐、抒情的主要乐器。它节奏明快,自由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和艺术价值,深受撒尼人民喜爱,适合不同场地表演。
最后我们来到了毕摩文化馆,了解到彝族也是一个有着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3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基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它在世界民族大花园中,也堪称是独具特色的一朵大奇葩。
文化馆参观完成后,我们与毛主任进行了合影留念,毛主任表示对“彝我之明”社会实践团队寄予厚望,希望我们能够认认真真的完成此次任务,挖掘阿诗玛文化的深刻内涵,并且能够成功地将阿诗玛文化传播出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70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