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6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飞翼调研队继续探访请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站,他们的目的地是胶南泊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泊里红席的诞生地。
山东省胶南市泊里红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代代相传,编席技术便在泊里一带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工艺。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故称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故深受民间喜爱,远销全国各地,并作为本地土特工艺产品进京展览。
6日上午8点,飞翼调研队从石油大学南门出发,一路辗转三个多小时来到了泊里镇,并向当地人询问编制泊里红席的传统手工艺人,想一睹泊里红席的真容。
在大爷的指引下,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常河店村委会向工作人员了解情况,村委会曹主任告诉队员们,十月份后的农闲时分,村民们才会开始红席的编织。红席的材料是秸秆,虽然在七月份已经收割完毕,但因其工序复杂,晾干的时间也较久,九月份是不能看见红席的编制过程的。听到这话,队员们有一点小小的失落。
但这并不能打消队员们想一睹泊里红席的积极性,队员们来到村子里,看到一位正在劳作的老伯。老伯告诉队员们赶集的时候集上会有卖泊里红席的,但是很不凑巧,泊里集会只在农历逢四逢九,以及14,19,24,29的日子举行。今天队员们是没有机会见到泊里红席了。老伯向队员们介绍了泊里红席的编制过程以及关于泊里红席的故事传说。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遭遇陷害而流浪的孙膑流浪并寓居与泊里一带,因生活贫困,用当地作物高亮的秸秆编成席子做炕当被。编制时,孙膑的膝盖伤势严重,鲜血沿着席子的纹理流淌,便形成了红白相间的花纹,这也是“红席”这个名字的由来。如今,对中国伟大军事家,思想家孙膑的推崇与尊敬构成了群众编织和传承泊里红席的美好原因,美观喜庆的外形与自然温和的品性则是泊里红席流传至今仍广受欢迎的原因。泊里红席复杂细致的编织技艺更是蕴含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红席看似简单,工序却不少于30道,秫秸收获后,要经过去根、剔梢、捆坯子、破篾子、刮篾子、编隔子等多遍工序以后,才能产生成品席。年轻人嫌挣得少,没有人学,再加上编席子得坐得住,耐得住寂寞,但现在哪个年轻人能受得了一坐一编就是大半个月啊,没办法,产的少了,价格就贵,贵了老百姓就买的少了,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大爷的话也透露出了泊里红席的现状。
但现在当地政府建起了红席馆,也组织过红席编织大赛,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定会熠熠生辉。
(呼晶 宇晓雯 文/时雨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85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