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为了详细了解在这个传统手工艺被忽略的年代下幸存的艺术瑰宝,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实践队员们以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大红袍油纸伞厂为切入点,以"十九大下新青年,新时代下新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并进一步了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的油纸伞发展形势。
实践队员们到达毛坦厂镇以后,与毛坦厂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由政府工作人员简单介绍并与油纸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老先生沟通联系后,实践队员前往徐老先生的店面一一承古宅拜访。
实践队员们到达承古斋之后,徐老先生为我们简单讲解。据徐老先生所说,到他儿子一辈,大红袍油纸伞制作工艺已经传了四代。它与明清老街共生,但是现在的生存状况却很不如意。
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扶持这项技艺才好生存一些。但是依旧不能作为支撑一个家庭的工作,老先生的儿子虽然也在做油纸伞,但还是需要做其他的一些工作才能补贴家用。制作一把油纸伞需要大大小小总共100多道程序,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老人致力于油纸伞多年,一天也依旧只能做出一把油纸伞,这的的确确与机械制造无法相比。
经过详细了解交流后,徐老先生的儿子来到了店里,亲手为实践队员示范制作油纸伞的其中一部分工序,也正是油纸伞制作中的点睛一笔一一穿线。这一工序听起来似乎比较简单,但其实非常繁琐。老先的儿子用不同颜色的线,经过一定的顺序,使伞的内部出现了一朵仿佛盛开着的牡丹。古法工艺和美丽的图案让实践队员们感叹老一辈留下的艺术精粹。一把油纸伞中凝结的,不仅仅是大国工匠独特的制造工艺,还有着老一辈对于制作材料的精益求精。
观看完穿线,老先生取出了自己柜子里的回忆录,笔记本里记录着以前各地前来拜访的人们。谈到近几年闻名而来的人,老先生十分激动,因为这表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类似于大红袍油纸伞之类的艺术精粹,便不会在时代的潮流中被埋没
在感叹油纸伞制作工艺流程繁杂精细之余,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悄悄走向尾声。在这次活动之中实践队员们都有不同的收获。追寻着油纸伞,也让队员们探寻到了活动的意义所在。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青春与活力,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结束不意味着实践队员们的脚步便会停下。古韵于心,匠筑精神,时光荏苒,匠心永恒。传承中华文化,当代青年人始终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9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