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在灵;村不在大,逄戈庄,因人而名。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振兴,今年寒假,青岛农业大学“鲸落学堂”实践团一行十三人开启了奔赴高密的支教旅程。
运筹帷幄,支教前期决胜千里
巨鲸落,万物生。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这是它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据团队负责人介绍,此次支教,团队将前往高密注沟逄戈庄宝德书院分院进行义务支教,团队本着奉献的初心,响应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号召,助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借助所学化学专业优势与丰富支教经验,以海洋为背景,为孩子门准备了包括海洋环境、海洋污染等在内的八门文化课程,并结合当地优秀文化元素开展剪纸课、红色文化、舞蹈课等素质拓展课程,总共30节课,推动海洋化学以及河流生态保护,提高孩子们的探索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支教前期,团队积极招募队员组建团队,进行课程设计,开展多次经验交流会,并进行多次试讲,在熟练教学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同时进行感性思维培训,与孩子进行零距离沟通,组织团体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合作能力,为支教做好准备,绸缪桑土,运筹帷幄,支教前期准备已落到实处。
初到高密,感受民风淳朴
因天气原因,行程延误,下午三点,团队到达目的地。一下车,团队便感受到了当地人们的热情,当地人们纷纷前来欢迎支教队员们,帮助队员搬行李,并带领队员抵达住宿地,当地领导及村民们及时送来关怀与慰问,细心询问了团队的情况。队员收拾好行李之后,宝德书院李济远老师与队员们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交流,介绍了当地的文化底蕴与此次支教的目标及意义,此次交流,拉进了彼此的距离,为支教工作顺利完成指明了方向。
随后,在领导们的精心准备下,团队到达支教地点——清爱文化园。“呀!老师们好!您们是来为我们上课的吗?”刚进园里,便受到了一群孩子们的关注,天真的脸庞、温馨的话语为寒冷的环境增添几分暖意。在总院长李济远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清爱文化园风景区,置身清爱文化园里,看着一面面介绍刘氏家庭清明廉政的展板,顿感清风徐徐。在清爱堂教育中心里,李院长围绕安全方面、支教注意事项等内容为支教队员们进行了沟通交流,“我们要杜绝万一,谨言慎行,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注意教学过程中既不因噎废食,也不盲目冒进;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充分挖掘刘氏家族文化。”他强调道。
据了解,清爱文化园是高密三贤之一刘墉的故居,近300年,刘氏家族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以“清廉”、“爱民”、“忠孝”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被康熙帝褒为“清廉爱民”,并赐堂号“清爱堂”。
群策群力,决胜制高点
天色渐渐暗淡,队员们陆续回到住宿地,在队长陈坤的组织下,团队聚集在一起,将一天的活动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将课程进行了进一步整改与提升,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了强有力的铺垫。他说道:“团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团队打造成凝聚力强,效率极高的团队。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根据当地的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并加入党政廉洁教育,让红色基因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正如李院长所说,缘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再一次见到青农大学子,倍感欣慰,团队将不负众望,致力于开展环保知识科普、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等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8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