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韩雨真于2月15日下午慰问并访问了北王珠镇前韩村的老党员,采访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老年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特色与中国模式。
受访者是一位70高龄的老人,他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逐步推进,尤其是养老保险这一方面体会尤其深刻,采访过程中连连发出肺腑之言:“中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这些老人啊,每天的日子都像过年,除了国家每月发的100元养老金,还有各种生活用品补贴。平常没事的时候,还能坐着专为老年人免费提供的大巴,到附近的城市里转转,不光是你们年轻人,我们也能走出去到外面开开眼界啊。”
在交流的过程中,受访者表示,改革开放40 年只是历史的一瞬间,但却是中国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环节。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国道路、中国实践、中国方案的形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我国老年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又是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一环。
1979-1990年是我国老年福利制度改革的初期阶段。由过去单纯为传统的“三无对象”、“五保户”提供福利服务转变为向所有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实现保障形态的转变,即由仅提供基本生存保障的救济型转变为提供生活保障、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全方位服务的福利型;转变单一的国家负担为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由“救济型”福利事业转变为“福利型”福利事业、由“供养型”服务方式转变为“供养与康复相结合型”服务方式,争取非政府组织支持等,明确了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方向。
1991-2000年是我国老年福利制度改革的完善时期。为了规范农村“五保”制度、保障农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国务院于1994年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供养制度得到了完善。在供给五保老人经济保障的同时,全国乡镇敬老院也得到迅速发展,农村老年人集中供养率逐年提高。
2001-2005年是我国老年福利制度改革的快速发展时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福利供需悬殊的严重矛盾、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总量,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大力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国务院强调要把老龄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基层。民政部于2001年开始启动“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星光计划”(以下简称“星光计划”)。在“星光计划”的直接推动下,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很多地区得到了推广。所谓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常照料、生活护理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
2006年以来是我国老年福利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时期。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民生与社会保障建设的成绩,同时指出今后仍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断提高的公共服务需求。近年来,政府逐渐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建设的迫切性。党和政府的老年福利制度建设的政策逐渐摒摆脱“二元”分割制度的影响,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越来越少。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仍有很多留守老人和失能老人,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所以,加快建设农村老年服务机构理所当然地成为下一步老年福利制度发展的重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