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晨雾特别大,洁白如盐的霜铺撒在橘棕色的原野上,沟渠结了冰也若隐若现。一个人也没有,以为是来到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猫城。提醒自己这个村是一个普通的东北农村,是无数农村中的一个,村民是千万村民中的一小部分,它的规则是在国家法律约束条件下制定的。这里是有世俗的,有人情味的。19年冬天,三农实践队来到庄河市马庙村实践调研。
实践结束后回到四川,龙泉山两边的雾霾已经打成一片。城市的快速发展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渐渐阴霾的天空为代价。
一两天后雾气消散,能站在晒台上看星星了,月光耀眼,不见银河。再后来能见着月晕。
马庙的冬日,树木光着枝干,找寻不到一丝绿色,黄色系的乡村田园景象显得平静和谐。倒也不是没有生气,田地是被人为被梳理过的,整整齐齐,收割的苞米杆被捆起竖在田里,樱桃苗地里安装有新型灌溉装置;夕阳和朝阳在山峦的映衬下如此迷人,色彩缤纷,清晨在晒台刷牙的时候,你看那朝阳也是新鲜的,带着冲破黑暗与严寒的活力,天空是透明的。生气更多是在大棚里,草莓棚、樱桃棚平分秋色,这些大棚从外边看起来结构简单,并不起眼,一旦进到棚里,当温暖包裹你的身体,生长的植物占据你的视野,你觉得这不仅是水果大棚,还是避风港,是世外桃源。能够在冬天看见开花的树,内心抑制不住兴奋。
但我觉得人是受不了温室的。容易上火。人不能只顾生长。
草莓地里浸了草莓农的汗水,他们需要一次次地弯下腰照料草莓,也落下了职业病。草莓是青春的,草莓农也是年轻的,“像我这样五十多岁在村里就算最年轻的了”。大部分人也不希望孩子返乡发展,那当他们种不动的时候,会不会舍不得这些草莓地?应该不会吧。
可我总觉得这个村太平和了。
讲讲这次实践的收获吧,虽然是第二次下乡实践,却是第一次走访村民,后来发现跟村民聊天挺有意思的,因为彼此未知的太多,不容易冷场。还可以学学农业知识。从村民口中得到的信息更具时效性,在那里我也有时间和条件想了想自己能怎样为三农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4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