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河洛文化调研团成员吴乃豪、王天伦前往梦华河洛大鼓艺术团拜访了该艺术团的团长马宏旺和顾问刘其水,二位向我们深入介绍了河洛大鼓这门表演艺术。
河洛大鼓于2006年正式成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两位老师介绍,河洛大鼓得名于1950年抗美援朝慰问表演,慰问团的鼓书艺人张天培的表演深受周恩来总理的喜爱,周总理遂赐名"河洛大鼓"。从1996年开始,洛阳地区便出现了很多5~8人的河洛大鼓民间组织,到2012年形成以表演团为主的演艺单位,发展到现在,河洛大鼓的正式表演艺术家有54位,其中40~50岁的表演者占绝大部分。目前河洛大鼓的表演形式主要为一或两名演员在舞台前方半哼半唱,几名演员在舞台后方伴奏,用到的乐器有鼓、二胡、三弦、琵琶、钢板等,演出地点遍布全国,至今义演已有1500多场,作品多由艺人自行编词谱曲,其中著名作品主要有《赵云截江》、《烈火金刚》、《包公奇案》等。
谈到河洛大鼓的发展前景时,两位老师深表担忧。他们说,虽然有很多学校都请他们团队进校园表演、教学,但真正对河洛大鼓感兴趣并愿意学习这门艺术的人少之又少,致使青黄不接,人才匮乏,最大原因就是就业没有保障,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二老还提到,艺人们年龄普遍偏高,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实是国家专款扶持,但地方政府专款不专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艺人们的生活情况也因此不容乐观。马团长说,现在是两头热,中间凉,国家和艺术团都在努力的发展河洛大鼓,但是国家政策不能落实,专款不能专用。表演团中还有一些残疾人,可残疾人基金会却没有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说到这,二老还拿出了一份名为《开展"送河洛大鼓下乡,下社区"演出的通知》的文件,说该文件由政府批发,但却迟迟没有人落实,这也使得二老深感无奈。最后谈到宣传及推广方法,两位老师表示希望能把河洛大鼓的表演视频发送到各大视频网站,以此吸引更多人。
我们河洛文化调研团认为,大力开展对河洛大鼓的宣传,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能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一举两得。在十分注重文化归属感的今天,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49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